原标题:在丽江古城,一杯云南咖啡连接世界
初云谷咖啡种植基地。供图
游客在初云谷咖啡店品鉴咖啡。记者 赵丽军 摄
在丽江古城东大街,一座传统纳西庭院静静伫立。清晨,阳光洒在五花石板路上,院内飘出阵阵咖啡香气。磨豆机有节奏的声响中,初云谷咖啡店区域经理熊丽霞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很多人进店的第一句话都是‘好香啊!’”熊丽霞笑着说,他们原本可能只是被这座传统院落吸引,结果推门遇见了一杯来自云南高山的咖啡。
初云谷咖啡店作为丽江中国西部研究发展促进会会员单位,自2020年创立以来,已从1家门店迅速扩张至全省50余家直营店。它不仅是旅行者途中的“精神充电站”,还以其对云南风物的深度挖掘,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地方与世界的文化之桥。
传统院落与现代生活的交融
初云谷不只是一家普通的咖啡店。它选择扎根于纳西老庭院,尊重原有建筑风貌与文化符号——东巴文字装饰的墙面、本地陶艺匠人制作的杯具,所有细节都在无声地讲述着丽江这片土地的故事。而咖啡,则成了打开话题的媒介。
这种结合并非偶然。正如熊丽霞所言:“我们希望通过咖啡,让更多人了解云南的文化和物产。”在初云谷,传统院落与现代生活悄然融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体验空间。
云南风物与多元产品的创新表达
“这是我们的玫瑰拿铁,使用的是丽江本地的食用玫瑰;这一款是普洱茶冷萃,将普洱茶与咖啡一起冷泡……”熊丽霞向客人热情地介绍。
在初云谷,咖啡并非单一化的饮品,而是融合了云南物产与饮食智慧的载体。来自上海的游客张静在尝试了一款保山咖啡豆后评价道:“这款咖啡层次非常丰富,酸质明亮但柔和,回甘中有淡淡的茶韵。坐在古老的院子里,手里却是一杯高品质的咖啡,这种反差感特别迷人。”
这种反差感正是初云谷的魅力所在。它将全球流行的咖啡文化与云南本土特色完美结合,打造出既具国际水准又富有地方特色的产品系列。
云南咖啡的品质坚守
“好咖啡首先源自好豆子。”初云谷咖啡店股东熊美强说。品牌创立之初,团队几乎走遍了云南所有的咖啡产区,最终将基地建在保山市隆阳区的大峡谷中。
那里海拔约1400米,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被称为“咖啡种植的黄金地带”。初云谷在这里建立了近4000亩的自营庄园,采取“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引进先进的技术,严格执行全红果采摘,采摘后就进入处理环节,最大限度保留咖啡豆本身的风味。
“我们从一开始就决定不做拼配,只做单一产地的云南豆。”熊美强说,唯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喝到纯粹、可追溯的云南味道。
这种对原料的严格把控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构成了初云谷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从种植到烘焙,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和严格控制,确保消费者能够品尝到纯正的云南咖啡风味。
咖啡与文化体验的双重奏
在初云谷,消费者享有的不仅仅是一杯咖啡,还是一段融合在地文化的时光。店铺会定期举办咖啡品鉴课、手冲体验工作坊,让顾客在品味咖啡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
游客董凯进分享道:“咖啡师在冲煮之前,会跟我分享纳西族文化,我从未想过喝咖啡还能有这样的文化延伸。”
“丽江是一座让人慢下来的城市。我们希望初云谷也是一个能让时间稍微停顿的空间。人们在这里,用一杯咖啡的时间,感受阳光、品味风味,也阅读丽江。”初云谷咖啡店区域总监翁春俊说。
品牌背后的消费者画像
据介绍,初云谷咖啡店客户群体中有70%为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25岁至40岁之间,多来自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她们往往具有较高的教育背景与国际视野,追求更健康、更有故事性的消费体验,也愿意为高品质和真实溯源支付溢价。”熊美强说。
而这正与丽江游客的人群属性高度重合——他们不仅是旅行者,也是深度体验的追寻者。初云谷成功地抓住了这一群体对“真实感”与“文化附加值”的需求,用一杯咖啡嫁接起土地与人的情感联系。
走向可持续、更能够代表云南的咖啡品牌
谈及未来规划,熊美强表示,团队将继续专注于提升产品品质与运营能力,进一步优化从种植到烘焙每一个环节,推进有机种植与环保加工。同时,开发出更多能代表云南、适合作为伴手礼的产品。
接下来,初云谷将继续拓展线下门店布局、增强顾客体验,并计划推出更具文化整合性的跨界产品。这些举措将助力初云谷成为一个可持续、更能够代表云南的咖啡品牌。
一杯咖啡,也是一张云南名片
在丽江,咖啡早已超越饮品的范畴,成为一种情感媒介:连接人与人,沟通城市与乡村,也连接着传统与现代。而初云谷咖啡,正用执着的产品品质追求与文化表达的诚意,向世界递出一张属于云南、飘着咖啡香的名片。
正如翁春俊所说:“很多人来丽江是为了寻找诗和远方,而我们想让他们尝到云南大地的‘味道’。”
在这座诗意弥漫的古城之中,初云谷用自己的方式,安静而坚定地叙述着云南咖啡的故事——它源自高山,走出古城,终将飘向世界。(赵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