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丽江频道 >> 头图 >> 正文
专家扎根小凉山 点薯成金富彝乡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2日 09:49:00  来源: 云南网

  9月的清晨,雾气还缠绕着小凉山的脊线,宁蒗彝族自治县烂泥箐乡的田间已是一番忙碌。锄头一次次落下,饱满结实的“丽薯6号”从泥土中翻滚而出,彝乡群众的欢笑声,回荡在万格山梁之间。

  “这‘丽薯6号’个头赛碗大,一亩能收2千公斤!以前哪敢想?”种植大户抹了把汗,眼角褶子里漾开笑意。

  宁蒗地处高寒山区,气候冷凉,马铃薯曾是群众糊口的主要粮食。改变始于2022年——中组部牵头科技特派团进驻这座国家重点帮扶县,一批“薯专家”带着技术、资源和希望走进小凉山。

  “我们不仅要补技术短板,更要打通产业链、人才链!”国家科技特派团宁蒗团马铃薯产业组组长和习琼语气坚定。三年来,团队带来20多万粒优质原种、16吨专用肥,更带来一套“县委、县政府+科技部门+试验站+产区”的联动模式。田间课堂开了上万次,观摩会办了四场,老乡们从“看热闹”变成“种薯能手”。

  龙头企业也进了山。佳禾种业、英茂集团等企业搭建“公司+基地+农户”运营模式,农户土地流转收租金、务工赚薪金、种薯换现金。“过去商品率才15%,如今超过65%!”宁蒗县农技推广中心负责人付泽云指着远处的组培育苗车间说,“从3000万粒到5000万粒,原原种快繁中心就是产业引擎。”

  2025年春,“金薯培优”行动全面启动。政府补贴165元、企业让利22.5元,农户仅出5元就能换购一分地的脱毒良种。“五块钱换来高产,还有保底回购和技术服务,值!”永宁坪乡的种植户老杨笑着掰着指头算账。

  如今,宁蒗马铃薯年产值突破10亿元,3.2万户农户户均增收3万元,口粮薯变成了致富薯。

  云南网记者 和茜 通讯员 杨彬春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