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丽江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一对普米族夫妻返乡创业,带动一方乡亲增收——荒坡结“金果”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0日 10:48:00  来源: 丽江日报

原标题:一对普米族夫妻返乡创业,带动一方乡亲增收——荒坡结“金果”

在海拔2600多米的玉龙县石头乡利苴村委会金美古村,以前,村民多以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为主,产业单一;如今,苹果树上结满了果,药材苗迎风生长,林下有鸡,坡上有豆。这一切变化的背后,是一对普米族夫妻——熊继军与熊莉,用10多年青春与坚守书写的创业故事。

跨界创业艰难起步

熊继军,是丽江中国西部研究发展促进会理事单位——丽江德鼎农业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08年,他从云南民族大学毕业后进入旅游行业,但他始终忘不了故乡的那片土地。“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总觉得自己该为家乡做点实事。”熊继军说。

2011年,熊继军在石鼓镇租下20亩地,尝试以“自繁自养”的模式发展生态养殖产业,并在空地试种中药材白及。“那时候什么都不懂,全靠自己看书,请教专家,一遍遍下地试。”熊继军说,最初两年几乎没盈利,但积累了一些经验。

熊继军的老家金美古村位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生态极佳但经济落后,大多数村民常年外出打工。2014年,熊继军作出一个重要决定:回家乡创业。他利用创业多年积累的资金,流转200亩坡地,试种当归、魔芋、云木香、白芸豆等高原特色作物。

“刚开始,村里人都不理解。”熊继军笑着说。但他没有退缩,而是用实际行动一点点证明,发展生态农业前景广阔。

产业模式日趋成熟

2017年,熊继军了解到宁蒗县的苹果品质好,果断引种了“红富士”“嘎啦”“红将军”等多个苹果品种。“每年种几亩,慢慢扩规模,不能急。”他说,金美古村海拔高、日照足、昼夜温差大,种出的苹果糖心比例高、口感脆甜,很快受到市场欢迎。如今,他的苹果园规模已达几十亩,每亩年收益数千元。

同时,他还免费为村民提供果苗和技术指导,带动周边农户一起种植苹果、药材等。“以前,我们只种玉米、马铃薯,一年忙下来挣不了几个钱。现在,跟着熊继军种苹果、药材,收入翻了好几番。”利苴村委会金美古村村民熊卫清说。

熊继军在优化种植结构的同时,不断探索运用新技术。去年,他成功推广“云木香+白芸豆”套种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云木香喜阴,白芸豆不宜密植,两种作物搭配种植,遮阴、透风、保墒,效果非常好。”熊继军说,2024年,该模式推动基地总产值突破100万元。

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在发展过程中,熊继军始终把带动农户作为重中之重。他的基地常年雇用本村村民参与种植、采收等工作,工资日结,每人每天100元,年均发放劳务报酬超20万元。“乡亲们来干活,不仅每天能拿到钱,而且学到了技术,大家工作积极性特别高。”熊继军说。

此外,他还免费为村民提供果苗、药材种子等,并上门指导种植和防病技术。目前,金美古村每家每户都种植了经济作物,传统低效的农业结构得到明显扭转。

生态产品走出丽江

农业生产渐成规模,如何打开销路成为关键。熊继军的妻子熊莉是公司总经理,在丽江城区开了一个特产店。她早年曾在丽江城区经营一家烟酒店,生意不好。“压货多、利润薄,每天都在发愁。”后来,熊莉尝试将老家的苹果、土鸡蛋、蜂蜜、青刺果油等产品放在店里售卖。“没想到特别受欢迎,很多游客买了邮寄回家。”她说。

后来,熊莉调整经营方向,将烟酒店转型为以销售丽江高原生态农产品为主的特产店。“起初,顾客大多是周边小区居民,后来口碑好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订单也多了。”熊莉说,很多客户成了朋友,产品供不应求,特产店年销售额稳定在60万元左右,建立了稳定的销售网络。

创业之路越走越宽

金美古村森林覆盖率高,又是“三江并流”腹地,每年吸引了大量徒步、摄影、旅游等爱好者。熊继军敏锐地意识到,发展单一农业产业风险大,必须与旅游结合起来。目前,他计划逐步发展民宿产业和生态放养养殖项目。“以后,游客可以住下来,吃我们的苹果、土鸡,体验挖药材、摘豆子,甚至参与苹果酒酿造。”他说,农业为本、旅游增值,这才是金美古村真正的出路。

熊继军和熊莉用10多年的努力,将一片片坡地变为果园、药园和豆田,让老乡从观望到参与、从贫困到增收,让生态农产品走出丽江、走向全国。熊继军说:“乡村振兴,需要更多人参与,把一件一件事做实。”(赵丽军)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