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丽江频道 >> 要闻 >> 正文
无人机呼啸代替人工喘息,玉龙县石榴运输进入科技时代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8日 16:37:10  来源: 云南网

  丰收时节,在金沙江畔的陡峭山坡上,一架无人机吊载百斤石榴飞越200多米的深谷,将传统人力运输需10分钟的路程,缩短至不足50秒。

  8月末,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鸣音镇东联村的石榴园硕果盈枝。与往年不同,今年丰收季,无人机的呼啸声取代了人工背运的喘息,科技为这片传统果园注入了崭新的活力。

  东联村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山势陡峭、道路狭窄崎岖。受限于地形,多年来果农仅能依靠肩挑背扛来运送软籽石榴。“江边气温高、坡度大,背运石榴不仅辛苦,还存在安全隐患。”玉龙县阿辉热带农业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国保坦言。

  传统运输方式效率低、人力成本高,频繁挤压磕碰还导致果实损耗严重,影响销售品质。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东联村软籽石榴产业的发展。

  今年,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局面。在种植基地,工人采摘后只需将石榴装入背篓,无人机随即将其吊运至运输车旁。“每次可运100斤,200米距离来回仅需1分钟,而人工背运一趟就要10分钟,”飞手朱玉泉介绍。

  无人机日均吊运量超过9吨,运输平稳高效,大幅降低了成本与损耗,也显著减少了安全隐患。“租用无人机运石榴,既省人力又省成本,效率大大提高。今年公司50亩石榴预计总产值可达25万元,”朱国保说。

  科技应用不仅覆盖运输环节,更贯穿种植全过程。据丽江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李正强介绍,自2022年起,农技部门在东联村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与增施有机肥技术。通过试验示范与科技培训,当地软籽石榴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鸣音镇东联村党支部书记朱继洪表示,如今该村软籽石榴亩产达3.8至4吨,已成为金沙江沿岸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无人机吊运、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的广泛推广,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让金沙江畔的陡坡荒地变成了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

  云南网记者 李铁成 通讯员 赵丽军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