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时节,在金沙江畔的陡峭山坡上,一架无人机吊载百斤石榴飞越200多米的深谷,将传统人力运输需10分钟的路程,缩短至不足50秒。
8月末,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鸣音镇东联村的石榴园硕果盈枝。与往年不同,今年丰收季,无人机的呼啸声取代了人工背运的喘息,科技为这片传统果园注入了崭新的活力。
东联村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山势陡峭、道路狭窄崎岖。受限于地形,多年来果农仅能依靠肩挑背扛来运送软籽石榴。“江边气温高、坡度大,背运石榴不仅辛苦,还存在安全隐患。”玉龙县阿辉热带农业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国保坦言。
传统运输方式效率低、人力成本高,频繁挤压磕碰还导致果实损耗严重,影响销售品质。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东联村软籽石榴产业的发展。
今年,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局面。在种植基地,工人采摘后只需将石榴装入背篓,无人机随即将其吊运至运输车旁。“每次可运100斤,200米距离来回仅需1分钟,而人工背运一趟就要10分钟,”飞手朱玉泉介绍。
无人机日均吊运量超过9吨,运输平稳高效,大幅降低了成本与损耗,也显著减少了安全隐患。“租用无人机运石榴,既省人力又省成本,效率大大提高。今年公司50亩石榴预计总产值可达25万元,”朱国保说。
科技应用不仅覆盖运输环节,更贯穿种植全过程。据丽江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李正强介绍,自2022年起,农技部门在东联村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与增施有机肥技术。通过试验示范与科技培训,当地软籽石榴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鸣音镇东联村党支部书记朱继洪表示,如今该村软籽石榴亩产达3.8至4吨,已成为金沙江沿岸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无人机吊运、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的广泛推广,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让金沙江畔的陡坡荒地变成了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
云南网记者 李铁成 通讯员 赵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