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丽江频道 >> 头图 >> 正文
陶土与时光:一个手艺人用十年捏出丽江的诗意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2日 09:56:00  来源: 古城之窗

原标题:【20度的丽江·旅居古城】陶土与时光:一个手艺人用十年捏出丽江的诗意

在丽江白沙的一处小院里,陶艺人赵平正俯身揉捏着一团陶泥。他的手指在湿润的泥土间游走,不刻意追求规整,却让陶坯自然呈现出粗粝的质感。“陶器就该有陶器的样子。”他笑着说,“就像丽江的生活,不必修饰,自在就好。” 

赵平的陶艺之路,始于童年记忆里的那座长窑。在曲靖会泽的老家,村里的孩子们总爱在几十米的窑洞里奔跑玩耍。窑火升起时,烤玉米和土豆的香气弥漫整个村庄。这份与陶土相伴的童年,成了他心底最温暖的底色。

2011年,时任教师的赵平两次来到丽江,这座小城的慢节奏与诗意瞬间击中了他。“丽江就像现实中的乌托邦。”他回忆道。于是,他辞了“铁饭碗”,在束河开起了客栈。2015年,一次客栈装修的契机,让他重拾陶艺——这个童年时最熟悉的技艺。 

“在丽江做陶是幸福的。”赵平一边给新做的茶壶刻花纹一边说,“这里的阳光知道怎么让陶坯慢慢阴干,这里的雨水懂得如何给釉色增添层次。”近十年来,他守着窑炉度过无数晨昏,45次开窑,上万件陶器,每一件都带着手作的温度。他的茶器不追求精致完美,反而刻意保留手指的痕迹、泥土的肌理,让器物呈现出最本真的状态。“丽江的慢生活教会我尊重材料的本性。”赵平说,他的陶器就像丽江的阳光、古城的石板路,不事雕琢却自有韵味。游客们爱他的作品,正是因为这份随意中透出的生活诗意——喝茶时,指尖能触摸到陶土的呼吸;注水时,能听见丽江潺潺的溪流声。

如今,赵平的陶器已成为丽江生活美学的注脚。它们质朴却不粗糙,随性却不随意,恰如这座古城的气质——在快节奏的时代里,坚守着属于自己的从容。(记者 唐梦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