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丽江是旅游胜地,也是运动员训练宝地”
青海省残疾人田径队的运动员正在训练。记者 侯玮 摄
初春的丽江,阳光和煦,微风习习。在丽江市体育发展中心田径运动场,来自贵州田径队的队员们正在进行训练。每年1月至3月,贵州田径队都会组织队员到丽江进行体能训练。
“今年,贵州田径队组织了35名运动员和6名教练,来丽江进行长达75天的集中训练。”贵州田径队女子组中长跑教练张沙沙说,丽江的气候特别适合中长跑等耐力项目训练,不仅可以提升运动员的有氧功能、心肺功能,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肌肉力量。
贵州田径队女子组运动员潘双露练习长跑已经3年多。去年1月至3月,潘双露在丽江训练,速度、耐力、技巧都有很大进步,今年她便再次来到丽江。她说:“很多省市的冬天都比较冷,不适合户外运动,但丽江的冬季温暖少雨,适合运动员训练。希望通过训练不断提升自己,以后有机会参加在丽江举办的比赛。”
四川中长跑队队员杨克古,曾获多项国家级长跑比赛冠军。自2020年起,他便将训练基地定在了丽江,成了丽江的常客。杨克古除了外出参加比赛,其余时间都在丽江潜心进行体能训练。杨克古说:“丽江是旅游的胜地,也是运动员训练的宝地。这里的气候比较适合训练,有助于提高竞技水平,我非常喜欢这里。”
丽江还吸引了一些特殊运动员在这里训练。他们在丽江得到了悉心照顾和专业指导,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追逐自己的体育梦想,开启了“体育+旅居”新模式。青海省残疾人田径队运动员汤苏萍说:“我们队来了30名队员,有轮椅投掷、轮椅竞速和田径项目的运动员。丽江很适合户外体育运动,我们在这里训练,体能提升较快。”
中午12点,“丽江运动员之家”飘出阵阵饭菜香,教练和运动员们围坐在一起,享用精心准备的午餐。为了确保运动员在丽江顺利训练,“丽江运动员之家”从“吃、住、训、娱、学”等方面着手,为他们提供细致入微的后勤保障。“丽江运动员之家”总经理胡贵友说,运动员之家会根据不同地方运动员的口味来调整菜单,并重视兴奋剂检测。每批肉制品都会送到昆明的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蔬菜则由专门的供应商供应,确保“零风险”。同时,为运动员提供出行服务,他们可以在训练之余到景点观光游览。
近年来,“体育+旅居”成为了丽江旅游的一张新名片。据统计,2024年,丽江市体育发展中心共接待专业运动员700多人次,集训人员超3.3万人次。“体育+旅居”模式不仅为运动员提供了优质的训练和生活环境,还促进了当地体育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记者 侯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