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暖阳下的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数万只候鸟或在水面嬉戏,或在空中翱翔,与周边的湿地环境相得益彰,完美地展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吸引着众多游客和鸟类爱好者前来观赏。
“我们是丽江市天文协会的,这几天正在组织学生和家长开展观星活动,刚好这几天候鸟数量特别多,顺便带大家过来观鸟和拍摄,开展研学活动。”丽江市天文协会工作人员介绍。
一大早,在拉市海生态栈道上,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拿着望远镜、照相机开展候鸟监测与巡护工作。在打渔村、拉市海湿地公园、候鸟湾等地,大批观鸟游客慕名而来,共赴一场与美丽精灵的约定。根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1月上旬,共有45种约6.4万只候鸟在拉市海越冬。
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6523公顷,是我国重要的候鸟栖息地,具有物种多样性丰富、中国特有鸟种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占比高的特点。保护区记录鸟类67科341种,种类占云南省记录鸟类1025种的33.27%,占中国鸟类1451种的23.50%,是云南省乃至全国自然保护区鸟类种类最多的保护区之一。每年冬春季有超过10万只水鸟在拉市海越冬,形成十分壮观的场景,舒展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工作,积极争取项目,增加投入力度,为候鸟精心打造更为优质的栖息地。为了深入了解候鸟活动情况,保护区还开展对部分鸟类的追踪工作,借助卫星定位追踪器、北斗卫星定位装置等,科研人员准确获取候鸟在迁徙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为研究候鸟的迁徙规律、中转、越冬、繁殖、分布、健康状况等提供重要依据,为后续栖息地修复等工作提供决策支撑。
“2024年底,结合《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中国行动计划》,安装了60台追踪器,是安装数量最多的一年。针对观鸟活动,我们每一年都会到社区开展宣教活动,让游客和周边社区群众增强保护候鸟、关爱候鸟人,与候鸟和谐共处的意识,更好地保护候鸟。”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资源保护科科长李露云说。
云南网记者 李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