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用传统技艺为世界呈现丽江“食”光
12月20日,杨贞夫妇腌制腊排骨。
12月20日,杨贞家院子挂满了腌制品。
年关将近,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阳台上挂满新腌制的排骨和香肠,这便是丽江人独特的入冬仪式感。“香不过肉带骨,暖不过腊骨汤”,丽江美食代表——腊排骨,更是承载着丽江人冬天专属的深厚滋味与浓郁情怀。
位于古城区束河古镇文明村的“束白时光”餐厅,以其正宗的腊排骨吸引了无数食客。
纳西大姐杨贞和丈夫李伯玮,就是这家餐厅的主人,也是腊排骨这份美味的守护者。入冬以来,每天清晨,他们都会前往象山市场,精心选购一批新鲜的排骨,开启了一天的忙碌时光。
说起杨贞夫妇与美食的缘分,那还得回溯到多年前。2004年,由于原公司改制,杨贞和同在电力系统工作的丈夫李伯玮双双买断工龄,毅然踏上了创业的新征程。2005年年底,他们在白沙古镇租下院子,开始了餐饮创业之路。凭借着几代家传的厨艺及对美食的热爱与执着,他们的餐厅“白沙时光”逐渐声名远扬,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2017年,杨贞夫妇回到束河文明村老家,继续从事餐饮业,餐馆改名为“束白时光”。“我们想做一个自己的餐饮百年老店,将纳西族传统菜品传承下去。真正喜欢美食的人,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品尝当地传统特色美食。”杨贞说。
腊排骨,作为“束白时光”的招牌菜之一,更是杨贞夫妇匠心独运的结晶。他们选用整扇的排骨,均匀地撒下一把盐,仔细地给排骨来个360度无死角“推盐”按摩,简单腌制后放入盆中静置一夜,让血水渗出。随后,将其悬挂起来,在丽江干燥的冬日空气中自然风干20多天后,美味的腊排骨便可上桌。
杨贞夫妇每天都会制作10多扇腊排骨,整个冬天,就有1000多扇腊排骨在他们手中制作完成,只为确保新一年餐厅全年都能为食客呈上这份地道美味。在三楼的晾房里,悬挂着的腊排骨色泽渐渐由白转红,再转为深褐色,香味也慢慢散发开来。这是时间赋予的味道,也是自然与人工完美结合的产物。
杨贞坦言,腊排骨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并没有什么秘方。若真要说出“束白时光”腊排骨美味招人爱的秘诀,唯有“用心”二字。无论是市场上挑选排骨、盐巴等食材,还是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她表示:“不仅是腊排骨,客人在这里吃到每一块肉、每一粒米、每一颗盐、每一滴油,都跟我们自己吃的是一模一样。我们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食客,决不以次充好。”
除了选材的用心,杨贞夫妇对制作腊排骨的时间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他们只在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2月间制作腊排骨,这段时间的丽江就如同大自然精心调制过气温和湿度的天然风干房,干燥而纯净,排骨和香肠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恰到好处地被风干,确保品质上乘且不易变质。而悬挂风干的时长也是一门精细的学问,过短则风味不足,过长则口感发柴。因此,他们每天都会悉心检查腊排骨的状态,凭借丰富的经验,通过颜色和香味的微妙变化精准判断取下的最佳时机,然后迅速切割密封,锁住水分,确保每一块腊排骨都能以绝佳的口感呈现在食客面前。
腊排骨,对于杨贞夫妇来说,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他们对生活热爱与坚守的体现。近20年的时光里,无数游客走进他们的餐厅,品尝这道地道的丽江美食。当热气腾腾的腊排骨汤锅端上桌,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轻轻咬一口腊排骨,肉质紧实有嚼劲,咸香适中,仿佛在诉说着丽江古老的故事;而鲜美的汤底则如同一股暖流,浸润味蕾和心田,让人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家的温暖与慰藉。这份美味,成为食客心中对丽江最美好的记忆。(马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