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韵味玉龙】“纳普”玉龙人回家最短的路!
心,是开满鲜花的树
方言,是中国人回家的路
而在丽江
当此起彼伏的纳西普通话(以下简称:纳普)
和地地道道的少数民族语言充斥耳畔
当方言代替普通话
就意味着,到家了
和茂华(拍摄于20世纪80-90年代)
纳普声声入梦来
乡音、方言,永远是回家最短的路!它抚慰了异乡游子孤寂的心;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当熟悉的乡音响起,心与心的距离似乎就在悄然之间近了那么一些!而对于在外的游子来说,心中对家的那份眷念,或多或少都曾被熟悉的“纳普”唤醒过。
和茂华(拍摄于20世纪80-90年代)
纳普,是纳西普通话的简称,是丽江纳西族聚集地区老百姓日常对话中衍生出来的词汇。
入冬,气候渐冷,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开始接到家里的电话,电话的那一头,家人滔滔不绝的分享着:什么时候宰杀年猪,灌了多少香肠,腌了多少腊肉......然后,陆陆续续收到来自丽江的包裹,半干的腊肉、老家的酸菜、正当时的香肠、妈妈腌制的各种泡菜......
这一次,电话的那头换了话题,家人用自己熟悉的乡音叮嘱着,腊肉要挂到通风的地方,不吃的酸菜要把塑料口袋扎紧受潮了就不好吃了......这样的场景,我想每一个在外的年轻人都或多或少的经历过。
挂了电话,那有些拗口却格外亲切的唠叨仿佛还停留在耳边,打开包裹,提起腊肉挂在窗边,看着车水马龙的城市,甚至有些按捺不住回家的冲动,但成年人的世界,哪有那么多的什么说走就走?
如果说,那一口来自家乡的腊味是对异乡游子就好的慰藉,那么,电话那边“纳普”式的叮嘱,就是对异乡游子最大的呼唤。玉龙味的“纳普”,才是游子回家最短的路。
和茂华(拍摄于20世纪80-90年代)
梦里,父母用他们那蹩脚的“纳普”与子女对话,年幼的子女有些疑惑,自己只能在一旁翻译,此刻,从梦里惊醒,多少有些失落,曾经自己从小到大引以为傲的母语,自己却好像在培养子女的过程中把它弄丢了,此刻,竟要年迈的父母去讲“纳普”,才能与他们心心念念的孙女孙子对话。从来没想过,在他们本就不多的相处时间里,沟通竟然会成为他们之间最大的障碍。
“纳普”声声入梦,回想起梦里父母那如小孩子犯了错一般的眼神,再回想往年回家时候的场景,梦与现实,竟如此相似。原来,语言不仅仅是表达的工具,更是一种情感的维系。
和茂华(拍摄于20世纪80-90年代)
方言,是对乡愁最好的慰藉
除了“纳普”之外,在少数民族众多的玉龙县,各族的民族语言也是对异乡游子最好的慰藉。当家里的腌制的腊味开始泛油,当枝头的柿子变得绵软细腻......就意味着回家的日子快到了。还没进门,就忍不住像小时候那样,用自己许久未说过的民族语大喊一声“妈,我回来了。”当方言代替普通话,就意味着到家了。
方言,是对乡愁最好的慰藉。一家人围坐在火塘旁,讲述着那些在外的点滴,聆听着家人最近发生的事情,小小的火塘温暖着矮矮的屋子,熟悉的方言慰藉着漂泊的心,此刻,放下普通话,讲起方言,那份与生俱来的自豪感开始蔓延。
回村的日子,逛市场是必然的。当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农人出现在眼前,耳畔也响起那听不懂却格外熟悉的少数民族语言,有可能是傈僳族、也有可能是普米族、抑或是其他民族,无论是什么民族,虽然听不懂,但只要响起,就会格外亲切。
人会长大,会怀念曾经的点点滴滴,但无论是“纳普”,抑或是方言都是融入每个玉龙人骨子里的,不论离家多久,离开的人一定会回来,对家乡的那份眷念也一定会被方言唤醒,方言,是回家最短的路。(胡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