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山沟沟”搬到“新小区”北山新村:易地搬迁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金江乡普勤村北山新村一角。 (和佳琼 摄)
10月的金江乡碧空如洗,白云缭绕,金沙江如玉带般在群山间穿流。高山深谷间的向阳坡地上,一个“新小区”格外引人注目——金江乡普勤村北山新村坐落于此。
北山新村是古城区易地扶贫搬迁试验示范点之一。村子里,青瓦白墙的楼房错落有致,光滑平整的水泥路四通八达,路边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目前,过去散住在周边山沟里的29户104人,全部搬进了这片新居。
中午,和则勇刚从地里回来。正是丰收的季节,他家的院子里满是金黄的玉米。
“以前的北山可不是现在的模样,我家以前就在那个山沟里!”顺着和则勇手指的方向,笔者能看到远处一道道深深的山沟,很难想象那里还能居住。“以前住的地方山路陡峭难走,出来买东西、看病都不方便。”
走进和则勇的新家,我们看到两所装修好的新房,加上厨房、卫生间,舒适宽敞。“现在车子能开到家门口,田里的庄稼也能用车子运回来了,收种庄稼都方便了很多。我和妻子、儿女都在城里打工,有时间就回来帮忙做农活,家里的收入也就增加了。”和则勇说。
“以前住在山沟里时搬运东西都是人背马驮。我现在膝盖有毛病,这是长年累月背着东西爬山下沟落下的。” 和则勇70多岁的母亲和秀芹插话说。
“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这个岁数了,还能住进这么好的新房!这新房是党和政府帮我们家建的,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对新家很满意的还有75岁的老人和秀芳,她直言, “不说别的,现在就是走一步路都舒坦,晚上还有路灯!”
对居住环境同样深有感触的还有和金庄,他说:“在原居住地,有一次山体滑坡,滚下来一块大石头,有一张饭桌那么大,砸烂了我家房子的墙脚,砸到学校的教室里去了。幸好没有人员伤亡,但想想还是后怕,雨季下大雨都不敢睡个踏实觉。搬到这里后,我就睡得很安心了。”话语间,和金庄的脸上洋溢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和金庄还表示,现在不仅仅是搬了新家,在政府及各部门的帮助下,家里除了种粮食,还种了花椒、养了40多只山羊。
土地贫瘠、生活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频发……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时,易地搬迁成为一条有效途径。只有挪了穷窝才能改穷业,拔穷根。古城区紧紧抓住易地扶贫搬迁3年行动计划的机遇,投资2156.03万元建设普勤北山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成就了今天的北山新村。
金江乡副乡长李顺荣说,北山村居民原居住地山高谷深,地质灾害频发,村民居住分散,交通闭塞,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运销和群众出行非常不便,与外界的经济往来和信息沟通严重滞后。为了让村民搬得出,更稳得住,金江乡在上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的支持下,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下功夫培育到户产业,推动各地完善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扶持。
为增加收入,北山新村村民在抓好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种养殖业,有种烤烟、种花椒的,还有搞养殖的。目前村里养殖20只山羊以上的农户有16户,长期整户外出务工的7户,独人独户享受低保及特困待遇的2户,贫困户政策兜底的1户。
搬迁是手段,脱贫致富才是目的。北山二组村民小组长和卫祥是村里的种烟大户,今年种了37亩烤烟。他说:“过去,村民的生产基本靠人背马驮,收获的东西又运不出去,或成本太高。枯水季,有时连饮水都难以保障,更不要说是发展生产了。现在的新村,水、电、路的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村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养殖山羊我们村有优势,整个村养殖数量有近两千只。”
李顺荣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金江乡党委、政府将继续整合资源,增强村民的自我发展和造血功能,有效解决制约北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确保村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和佳琼 尹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