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绿了山头 弯了枝头 喜上眉头——鸣音镇洪门村委会发展油橄榄纪实
村民在筛选油橄榄
近年来,玉龙县鸣音镇洪门村委会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利用金沙江干暖河谷适合种植油橄榄的环境气候优势,在沿江40公里的12个村组推广种植油橄榄。成片的油橄榄绿了荒山头,小产业创下大效益,使得周边荒山变“金山”,进一步促进了群众增收,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6000亩油橄榄扮靓洪门12个村组
洪门村委会位于鸣音镇东北部,距离镇政府有35公里。全村下辖12个村民小组,有250户农户1006人,各小组距离较远。有耕地面积3554亩,荒地、荒山1.5万亩。
2012年9月,洪门村委会动员群众在有水利条件的不同土地上种植了25031株(佛奥)油橄榄苗,长势良好。第二年,引导和动员群众在耕地、荒地、空地上种植油橄榄,到2014年,全村共种植了108101株油橄榄,涉及佛奥、鄂植8号等多个品种。
在推广种植油橄榄之前,洪门村委会的基础条件较差,交通不便。村民主要靠种植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生、产业单一,经济水平低。生态环境也不好,很多山头一到秋冬季节收了玉米,光秃秃的一片荒凉。
洪门村委会主任和绍勋介绍,村里刚开始推广种植油橄榄时,有些老百姓对油橄榄产业不了解,还有些抵触情绪。村委会组织产业带头人成立了合作社,并组织产业带头人带领村民到发展油橄榄产业比较成功的地方去考察、观摩学习,增强老百姓对发展油橄榄产业的信心。同时还积极向上级反应,争取到上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支持。试种的时候,上级党委政府给予了每亩300元的扶持,用于购买肥料;技术人员定期为村民提供水肥管理施药培训服务;银行给予借贷优惠政策、主管行业部门出台贴息政策进行扶持。在各类扶持资金逐项落实下,大大降低了群众在前期投入、水肥管理等方面的压力。
如今,从丽江城里驱车经古城区大东乡白水村委会热水塘进入鸣音镇洪门村委会,只见各村组的房前屋后都种植了油橄榄,连道路旁都是油橄榄树充当行道树,有的刚齐人头高,有的则果实累累,压弯了枝头。放眼望去,高山低谷都是郁郁葱葱的油橄榄,生态环境优美,青瓦白墙点缀在其中,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好,村民乐了
和绍勋说,现在村民们最早种植的一批油橄榄已进入盛果期。经专业人员估测,今年佛奥单株最高产量可达65公斤,最低有30公斤左右;鄂植8号单株产量最高可达59.5公斤,最低有20公斤左右。水肥管理好的种植户,每亩收入可超过1万元。
“今年到现在已经卖了3吨左右,收入有2万多元。”9月3日,在江边六组的收购现场,村民李向才笑着说,鲜果1公斤可卖到8元钱。他家里种植了20多亩油橄榄,其中有17亩多鄂植8号已经挂果了,经济收入一年高过一年,比以前种玉米杂粮好多了。
家在洪门四组的洪门村委会副主任和国坚说,以前洪门四组的村民主要种植玉米和摸摸香,但是摸摸香需要大量柴火,砍伐柴火对生态环境破坏有点大,村里连棵遮荫的绿树都没有。自从种植了油橄榄,家家户户都在房前屋后种了油橄榄,甚至院坝里也种上了油橄榄,一年四季常青,生态好了、收入高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油橄榄成熟的季节,12个村组都设有收购点,女同胞们穿着民族服装,背着背篓在田间地头忙着采摘,村庄了充满了欢歌笑语,一片和谐景象。收购点里,不少村民忙着筛选油橄榄。村里的合作社派出社员在帮忙称重、计量、装车,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和绍勋介绍,村民在交售鲜果时,称重前都要先进行筛选,要把其中有病虫害的果子筛选出来统一集中销毁,以确保交售的油橄榄鲜果质量,从而保障所榨出来的橄榄油品质。
1亩变2亩,积极拓展产业链
在江边八组,不少油橄榄树下套种了白芨、黄精、魔芋等经济作物,这是洪门村委会在积极尝试发展林下产业。以1亩变2亩的模式,一村一品发展产业。
和绍勋介绍,最早种植的油橄榄已基本成型,接下来要通过修枝打叉科学管理来增加产量。这批油橄榄树冠都有了一定的高度,树下可尝试发展林下产业。合作社尝试了多种经济作物,目前比较成功的是魔芋、白芨、黄精等,长势良好。“我们估算林下种植白芨每亩产量有1吨左右,黄精每亩可达3吨左右。”和绍勋说,在油橄榄地里套种白芨和黄精的产量肯定不如直接种植的高,但能降低老百姓的种植风险,总体经济效益很可观。
除了尝试发展林下产业,和绍勋还在尝试养殖橄榄羊和橄榄鸡。幼羊刚断奶时,直接投喂修枝打叉的油橄榄营养枝和青草;用果渣营养枝、玉米和青草配成饲料喂鸡。“不管是羊还是鸡,肉质都很鲜美。”和绍勋说,用油橄榄营养枝、果渣养羊、养鸡,鸡、羊的粪便等农家肥又可以投放到种植基地,既可以节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将来达到一定规模,要形成洪门的特色产品橄榄羊、橄榄鸡。
洪门村委会发展油橄榄产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逐年显现,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油橄榄产业合作社也逐步发展壮大。当初成立合作社时社员只有29人,到2019年社员已达到94人,全村36户建档立卡户全都加入了合作社。
现如今的洪门村委会,油橄榄种植面积达到了6006亩,今年预计鲜果产值超过100万元。往日的荒山荒坡变成了“金山银山”,群众发展致富有了稳定可靠的门路,很好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村里还在发动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继续探索新的发展途径,让群众的致富之路变得更宽。(李佳健 寸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