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易地搬迁群众的新家园——记梨园社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作出了“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要指示,按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把丽江打造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展示窗口”的发展目标。
为认真贯彻落实好丽江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要求,永胜县不断加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永北镇梨园社区建设把易地扶贫搬迁与民族团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为易地搬迁群众建设起一个民族团结的新家园。
来到位于永北镇沧阳路旁的梨园社区,记者看到小区的搬迁群众有的围坐着闲聊、有的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民族团结促发展、精准脱贫奔小康”“加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永胜”等具有民族团结内容的宣传画和宣传标语,在每一栋楼上随处可见,充分展示出梨园社区在脱贫攻坚与创建民族团结工作中的心声和希望。
据介绍,梨园小区安置点有搬迁贫困户609户2258人,涉及永胜县鲁地拉镇、东山乡、羊坪乡、松坪乡、光华乡、片角镇、程海镇、涛源镇8个乡镇19个村委会,其中:建档立卡户520户1960人,随迁户89户298人;傈僳族群众490户1788人,彝族群众116户454人,少数民族人数占搬迁总人数的99.3%。
“2019年搬来,现在习惯了,已经成了新家了。”正在与一群老人闲聊的杨泽西老人乐呵呵地说,老人一家从东山乡搬迁来到梨园社区,刚刚搬来时不会使用电梯的老人家现在已经习惯了小区的生活。
2018年按照“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要求,永胜县始终秉持“脱贫攻坚就是最大的民族团结进步,就是最大的民族工作”理念,坚持在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中推进脱贫攻坚,在脱贫攻坚中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在国家财政部的大力帮扶下,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进城集中安置工程(梨园小区安置点)。
家住4栋一单元的杨文权一家6个人,抽签分配到了1套120平方米的公寓,他自己在社区服务中心上班,一个月有2800元的工资,再加上他的母亲和媳妇,一个在中源公司打工,一个在永胜瓷业打工,一家人的工资性收入一个月就有6500多元。
“比起以前,已经很好了。”当我们走进他家里参观时,忙着去服务中心上班的他匆匆说了几句就上班去了,但是在迎我们进他家里参观时,他的眼神里是满足的。
为了让这些搬迁群众安下心来,确保实现“稳得住”的目标,真正融入到县城的生活当中,梨园社区按城市社区建制设立社区居委会、党总支、服务中心、物业管理等组织服务机构,制订村规民约、规章制度,一方面保障对搬迁群众的管理和服务,另一方面强化对搬迁群众的组织领导,保障产业、就业等按规划落地实施。
为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由梨园安置小区服务中心负责,行业扶贫主责部门全力配合,保障了梨园小区安置点326名学生的上学问题,保障进城安置的群众参加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对符合低保、特困条件搬迁群众实现“应保尽保”,人均分配一块公墓,全面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
为确保搬迁群众进城后有条件发展一些庭院经济,实现“稳得住”的目标,小区规划建设了占地80亩的生产用地,户均配置12平方米的养殖畜圈两间、55平方米菜地一块。并帮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环境、开始新生活,挂包帮扶干部职工坚持每天到社区,配合服务中心共同做好搬迁群众生产、生活引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在安置小区服务中心,永胜县人社局的老师正在为社区居民开展“森林管护”职业技能培训,40多个社区居民在听讲。据了解,为解决搬迁群众的民生问题,开展了环卫清洁、森林管护、家畜(禽)饲养技术、蔬菜种植与田间操作等多起职业技能培训。
据社区负责人介绍,社区服务中心通过经常性举办文艺活动、播放宣传资料、集中培训教育等形式,在搬迁群众中大力宣传党的扶贫政策、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进一步增强搬迁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作为全县27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中最大的一个,梨园社区安置点为确保搬迁群众 “能发展”,按照以岗定搬、以业定迁的原则,规划后续产业发展和转移就业,通过生态扶持、就业扶持、产业扶持、盘活村集体经济等措施,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群众搬迁后,对原居住地的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纳入退耕还林或陡坡地治理计划,让原住地的土地资源成为搬迁户的一项稳定收入来源。
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因人定岗,开展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到中源公司、永胜瓷业等企业务工就业193人,省外输出务工77人;自主外出务工110人;对于不能外出务工且有劳动能力的聘为公益性岗位469人,其中生态护林员 220人,保洁员249人,实现户均1人稳定就业。
把产业扶贫作为易地搬迁后续保障的重要抓手。建立了养牛基地,与阿里郎公司合作养殖,确保每户每年参与分红不少于1200元。通过沪滇协作帮扶,计划投入1300万元帮扶资金建设扶贫车间,建设50亩食用菌种植基地,由中源公司提供技术服务并保底收购,收益扣除滚动发展资金和村集体收入外归搬迁建档立卡户所有。
安置点内建成的31间商铺、肉牛养殖基地和扶贫车间所形成的资产由梨园社区作为集体经济管理经营,有效壮大巩固集体经济。
“社区群众最大的特点是懂得感恩,从搬迁以来到现在,影响民族团结的纠纷没有处理过一件。”永胜县民宗局局长杨桂先说道。
8月的永胜,眼看着累累挂枝头的软籽石榴又要成熟了,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中,永胜县各民族在新时代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传承“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传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了一起……(木华栋 徐天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