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 云南网 >>  丽江频道 >>  招商引资 >>  正文
丽江互联网牵手旅游 今年将培养千名旅游咨询师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04日 17:03:22  来源: 丽江网
分享至:

  6月16日,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通信和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办公室主办的“CIIT互联网+旅游行业管理中心成立新闻发布会暨全国首批互联网+旅游咨询师颁证仪式”在丽江举行。

  本次大会以大力推动和发展互联网旅游管理职业技术培训为主题,打造现代网络电子旅游管理新途径为宗旨,以快速便捷的旅游服务体系建设、规范旅游管理为主题口号,旨在通过互联网新思维面向全国培养网络、电子科技类的旅游管理人才,推动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旅游服务体系,规范和改善云南旅游服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更加便捷、快速、有效为云南旅游行业输送创新、科技、过硬的新技术人才。

  中心负责人与获证学员合影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王秉科会长、通信和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办公室主任张延、CIIT-互联网+旅游行业管理中心主任黄莹,共同启动了“CIIT-互联网+旅游行业管理中心成立”水晶球,并为5月已通过培训并获得首批互联网+旅游咨询师学员颁发了资格证书,标志着CIIT-互联网+旅游行业管理中心及互联网+旅游咨询师工作在云南正式拉开序幕。来自丽江客栈、餐饮、景区、旅行社、旅游投资企业等30家单位近100人参加了仪式。

  “互联网科技与电子信息化、数据产业化结构是旅游发展的推动力和催化剂,也是推动我国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工具。”张延在致辞中表示,互联网和旅游行业的此次牵手,是我国互联网+实体经济体系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时代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科技兴国的转折点,是我国经济体系内的创新型行业。

  云南是旅游大省,随着互联网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产业边界日益交融,新型旅游商业模式和旅游服务经济加速兴起,新型旅游产业业态衍生日趋明显,云南旅游行业目前亟需引进既了解旅游行业又熟悉互联网应用的新型人才,针对旅游行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紧迫。

  在这种经济新常态背景及行业发展趋势下,中国通信工业协会、通信和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办公室,在丽江成立云南首家“互联网+旅游行业管理中心”,并推出落地培训项目—“ciit-互联网+旅游咨询师”培训,为云南旅游市场培养“互联网+旅游咨询师”人才,推动云南省旅游行业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市场运营管理。

  为学员颁发证书

  据悉,“互联网+旅游咨询师”管理模式是用全新网络信息技术快捷、方便、有效的完成旅游行业体系化管理,建设网络科技旅游、信息化旅游、电子化旅游管理新格局。主要应用以互联网为载体,信息化技术为依托,网络科技为手段,加强旅游专业的实效性和社会公信力,提高客户信息管理与咨询服务效率,改善传统经营模式,实现旅游业信息化、网络化、科技化,达到创新发展旅游业的目的。

  据介绍,互联网+旅游咨询师目前培养群体为:大学专科以上人群,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资格的自然人,曾有过旅游专业的培训、教育或从事过旅游方面工作的社会人员,准备从事旅游行业的相关人员等。根据学员的不同层次,课程分为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三个班级。在完成全部培训课程并通过考试后,可获得“通信和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办公室颁发的《职业技术水平证书》。

  在“互联网+旅游咨询师”的培训课程中,专家们全程采用讲授式教学与模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旅游公共关系学原理与实务、旅游电子商务理论与应用、互联网思维+旅游产业实务操作几门课程着手,全面培养能够独立完成旅游信息管理、旅游市场推广、游客个人信息管理、游客分析跟踪、售后等便捷化服务体系人才。CIIT-互联网+旅游行业管理中心将立足云南丽江,每月培养互联网+旅游咨询师约200人,在2018年末完成千人培养计划,在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过程中与相关企业达成行业联盟,共同寻求更稳定更高效的行业发展方向。

  相关链接

  CIIT简介: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于2013年推出了“通信和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简称CIIT),并成立CIIT项目办公室,具体负责该项目的运营与管理。CIIT旨在通过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通过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方式,围绕通信与信息技术创新人才能力建设,全面改革培训内容、方法和机制,培养出真正满足行业和企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CIIT项目办公室主要工作包括:项目推广、合作基地的建立与管理、创新人才测评体系建立、教学资源整合管理、专家队伍的组织与管理、培训与认证考试的组织管理、人才就业指导及提供支持。

  中心成立授牌

  CIIT-互联网+旅游行业管理中心简介:CIIT-互联网+旅游行业管理中心基于旅游市场现况,经ciit项目办公室审核批准成立。

  工作的主要内容:以整合互联网+旅游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为目的,并将这种规范模板渗透到人才培养教学的过程中。

责任编辑:毛雪勰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