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丽江市永胜县鲁地拉镇闷龙河村委会阿拉坪小组的田间地头传来喜讯:当地芋农谷卫种出了一个重达21.5千克、直径42.5厘米的“魔芋王”。这个远超常规的大家伙,不仅让村民们啧啧称奇,更揭开了当地林下经济发展的密码。

“我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魔芋!”谷卫捧着自家的“宝贝”难掩兴奋。据他介绍,这株魔芋是前年种下的,日常仅施些农家肥,并未特意精细管护,能有如此长势实属意外。更令人惊喜的是,他家种植的魔芋大多单个重量达5千克,远超规模化种植中1.5至2千克的常规水平。

“‘魔芋王’的诞生绝非偶然。”丽江市经济作物工作站站长李春华在实地调研后给出了专业解读。作为喜阴作物,魔芋对生长环境和种植技术要求苛刻,而谷卫采用的花椒林下两年免耕种植模式,恰好契合了魔芋的生长特性。这种传统种植方法不仅利用林木天然遮阴营造了适宜微气候,更有效降低了软腐病发生率,为魔芋生长提供了优质环境。
“好经验要推广,好技术要落地。”李春华介绍,当地农技部门已在鲁地拉镇开展花椒林下魔芋两年免耕技术示范。这种技术不仅能降低种植成本和风险,更因其易学易懂的特点深受农户欢迎 。农技人员还常态化开展田间培训,从地块选择到管护要领手把手教学,为农户送上“技术锦囊”。
在当地农技部门引导下,阿拉坪村民纷纷效仿花椒林下种魔芋的模式,让闲置林地焕发新生机。
丽江市经济作物工作站表示下一步将以“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为目标,持续推广实用型林下种植技术,加快构建现代林下经济产业体系。
云南网记者 和茜 通讯员 赵庆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