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丽江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天雨流芳”文化讲坛第59讲开讲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8日 10:54:00  来源: 丽江日报

原标题:“天雨流芳”文化讲坛第59讲开讲

10月21日,“天雨流芳”文化讲坛第59讲暨政协文史讲坛第3讲——“中国历史整体性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在丽江市图书馆举行。会议邀请了方国瑜先生的学生林超民教授,以及省内外知名学者和丽江本土文化专家代表共同参与,开展了一场内容充实、视角多元的学术交流。

云南大学教授、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林超民以《中国历史整体性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题作主旨演讲。他系统阐释了方国瑜先生“中国历史发展整体性”理论的核心要义,结合“天下一统”“华夷一体”“文化认同”等关键概念,论证了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整体特征,并深入解读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巩固与传承历程,清晰揭示了中华民族“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历史逻辑。

在随后的学术研讨环节,林超民与知名学者杨福泉、本土文化专家李群育、丽江师范学院教授杨林军展开深入交流。3位嘉宾分别围绕《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看西南民族文化交流》《方国瑜学术思想与丽江文化传承》《中国历史整体性理论的当代价值》等议题,结合各自研究与实践,分享了具有启发性的观点。讨论中观点交融、视角互补,进一步丰富了研讨的学术内涵。

“本次研讨会聚焦中国历史整体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这也正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方向。”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第二研究室主任和虹表示,东巴文化本身便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成果。以东巴文为例,它既借鉴了汉字特征,也融入了彝族文字的部分元素,仅从文字体系就可见其多元交融的文化特质。

互动环节中,主讲嘉宾就听众提出的问题作细致解答,从理论阐释到现实观照,从历史脉络到当代实践,层层加深了与会者对中国历史整体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联系的理解。

林超民在总结中强调,中国历史一脉相承,各民族在相互尊重与不断交融中凝聚为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重温和弘扬方国瑜先生的学术思想与家国情怀,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呼吁社会各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记者 李琳)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