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首只“定位”灰鹤飞抵拉市海

近日,首只携带追踪器的灰鹤抵达拉市海湿地越冬。记者 赵凤铭 摄
近日,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以下简称“管护局”)巡护员在巡护时发现,一只携带卫星定位追踪器的灰鹤已飞抵拉市海。这是管护局今年监测到的首只携带定位追踪器到达丽江的越冬灰鹤。
监测数据显示,这只灰鹤于今年2月12日安装卫星定位追踪器,于3月21日开始向北迁徙。它途经四川、西藏,飞越柴达木盆地后,再经祁连山抵达新疆,最终在俄罗斯阿尔泰地区度过了夏季。据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伍和启介绍,这只灰鹤属于返程越冬,从北方往南迁徙,途中在新疆伊犁停留了一段时间,该区域也是灰鹤的繁殖区之一。
“我们每天都会对候鸟的种类、数量进行监测,并做好候鸟救治等工作。”巡护员和晓平告诉记者,管护局每年都会开展候鸟环志(指戴在候鸟身上的金属或塑料环形标志)及卫星追踪器安装工作。去年,管护局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启动候鸟迁徙研究项目,为10种共60只候鸟安装了卫星定位追踪器,今年将重点关注灰鹤、雁鸭等物种。
据了解,拉市海湿地法定保护面积为6523公顷,是我国重要的候鸟栖息地,具有物种丰富、中国特有鸟种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占比高等特点。保护区共记录到鸟类67科341种,种类数量占云南省已记录鸟类(1025种)的33.27%,占全国已记录鸟类(1451种)的23.50%。每年冬春季节,均有超过10万只候鸟在此越冬,景象十分壮观。
管护局文海管护站站长赵连勋表示,今年以来,管护局将迁徙通道研究列为重点,未来将逐年增加定位追踪器和环志的投放数量。
据管护局工程师和晓卡介绍,管护局将持续争取生态补偿项目,推进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强鸟类保护与社区科普宣传,为湿地生态保护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记者 秦文静 赵凤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