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华坪县荣将镇果子山千亩数字化芒果种植基地的建成投用,正式开启了华坪芒果产业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的深度跨越,一场以物联网、智能设备为核心的科技浪潮,正为这片热土上的传统农业注入强劲的现代化动能。

仲秋时节,荣将镇龙头村果子山一片郁郁葱葱。与往年不同:一排排精准滴灌头正默默为果树输送水肥,室内电子屏上,土壤湿度、养分含量、空气温湿度等数据实时跳动——昔日果农们“凭经验、靠人力”的忙碌场景,正被一幕幕静悄悄的“数字管家”精准管护所替代。
“过去种芒果,靠天吃饭,什么时候浇水都是凭经验和感觉,人相当累,成本也高,效果反而不好。”龙头村14组村民付兴航说。

效率低、成本高是华坪芒果种植长期面临的核心痛点,为破解这一难题,华坪县大胆引入数字化解决方案,在基地,物联网系统构成了产业的“神经网络”,部署在田间的传感器24小时监测土壤墒情、养分含量、气象数据等关键信息,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则如同“智能心脏”,根据数据反馈自动进行精准灌溉与施肥。
“现在智能手机就是我们的新农具,我们靠它节省了很多人工成本。最重要的是通过智能系统操控,每一滴水和每一把肥料都用在‘刀刃’上面,提升了资源利用率,效果还更好。”付兴航说。

经过60多年发展,华坪芒果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然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仅靠“量”的积累已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数字化基地的建设,核心目标就是推动产业向“质”的飞跃。精准化的管理直接带来了果实品质的显著提升,通过科学控制水肥,芒果的糖酸比更趋完美,果型大小更加均匀,外观品相和内在口感都实现了标准化、优质化。这不仅让“华坪芒果”的品牌含金量更高,也使其在高端水果市场中赢得了更强的话语权。
“品质是闯市场的‘通行证’,数字化种植让我们对芒果的整个生长过程实现了可追溯、可控制的可视化管理,确保产出安全、优质、高效的农产品,这是我们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华坪县芒果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廖苑君说。
云南网记者 李铁成 通讯员 骆雨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