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丽系”马铃薯走俏国内外市场
在玉龙县太安乡太安村委会吾竹比村民小组的马铃薯地里,村民和红亮一家正忙着采收“丽薯6号”。“今年亩产3吨左右,比去年种的老品种增产1倍多,市场价也从每公斤0.9元涨到1.3元,收入能增加不少。”和红亮笑着说,新品种不仅产量高,薯块品质也更优。
这样的丰收图景,源于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马铃薯科研团队60年的坚守。该团队在太安乡扎根科研,先后育成“丽薯6号”“丽薯17号”“丽薯19号”等15个马铃薯新品种,斩获多项科技成果,构建起从育种到推广的完整产业链。其中,“丽薯6号”年推广面积超130万亩,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
如今,以“丽薯6号”为主的“丽系”马铃薯种薯,年外调10余万吨,不仅覆盖国内18个省(区、市),还推广至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成为丽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高原特色农业支柱产业。
“我们结合丽江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针对生产需求,培育出鲜食型、特色型、加工型等类型的马铃薯品种。”据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农艺师李光达介绍,团队还配套研发集成《旱作马铃薯机械化栽培技术》《丽薯系列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等,推动马铃薯生产向标准化、轻简化发展。
近年来,丽江在马铃薯种薯培育技术上持续突破,深入研究雾培生产原原种技术,对移栽、水肥、环境调控等环节反复试验优化,已建成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优质种薯生产基地。目前,全市拥有近2500平方米组织培养室、超5.3万平方米原原种繁殖网室,可年产2800万株试管苗和5000万粒原原种。
“我们在太安乡拥有1万平方米的原原种生产基地,主要培育‘丽薯6号’‘合作88’‘青薯9号’。” 玉龙县薯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和文均说,基地生产的原原种优先供给农户,采收时统一回收,再销往云南省冬作区的各个州(市),已形成稳定的产销链条。
据了解,近年来,依托独特的区位、资源和气候优势,丽江锚定“打造全国最干净的马铃薯种薯基地”目标,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2024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36.63万亩,产值7.1亿元,带动13万农户增收。
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立足丽江种薯高地优势,依托国家、省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平台,深化与高等院校合作,重点攻关广适、优质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和智能化生产机械研发,通过“良种、良法”配套,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记者 张丽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