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永胜县三川镇的万亩良田上,机械轰鸣,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得益于水稻全程机械化耕作的大力推广,这片平坦坝区正焕发出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的蓬勃生机。

过去的永胜县三川镇,水稻种植主要依赖人工,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制约着产业发展。如今,从机械耕田、暗育秧、机插秧,到无人机喷防、联合收割机收获,一套完整的机械化技术体系在这里全面应用。种植大户李超朋切身感受到了变化:“以前靠人工,每亩成本要500元,现在降到200元。全程机械化后,我家4口人就能管理600亩地,种植、收割都能自己搞定,收益明显提高。”

据三川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王光伟介绍,全镇43000亩水稻已全面开镰,其中全程机械化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机械化不仅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更实现了“减损10%左右”的直接效益。目前,全镇水稻生产各环节的机械化使用率已超过95%。

这一变革,是三川镇立足地势平坦、坝区广阔的优势,因势利导推动粮食产业迈向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发展的成果。通过将农业科技与现代管理技术深度融合,机械化真正为粮食生产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实现了事半功倍,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夯实了坚实基础。(记者 李铁成 通讯员 刘皋 申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