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丽江给了我太多惊喜”——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嘉宾参访丽江侧记
近日,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昆明落下帷幕。随后,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体验的沉浸式参访活动在丽江开展,来自多个国家的31位媒体代表与网络博主走进丽江,近距离感受丽江的文旅活力,深度体验非遗的独特魅力。
9月18日至20日,中外嘉宾漫步古城街巷、探访传统村落、体验非遗技艺。他们以脚步丈量历史,用镜头定格活力,点赞丽江在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化发展中的有益实践。
古城深处:解码“活态遗产”
五花石板路蜿蜒向前,潺潺流水穿城而过,纳西族院落古朴雅致……参访团穿行丽江古城街巷,聆听水系治理的古老智慧,探访“三坊一照壁”的建筑格局,欣赏原生态的纳西族歌舞。在一砖一瓦、一桥一井间,探寻“活态遗产”的守护密码。
在丽江古城历史文化展示馆,嘉宾们透过实物展品、文字记载,了解古城的文化脉络;走进天地院,原生态纳西族歌舞再现茶马古道的沧桑岁月;步入东巴文字体验馆,众人提笔摹写东巴象形文字,感受“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背后的文化记忆;走进木府,飞檐斗拱无声地讲述着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辉煌历史。
从大水车到四方街,从大石桥到“天雨流芳”牌坊,嘉宾们循着古城地标,一步步解锁丽江“活态遗产”的当代实践。“我到过许多国家,第一次见到将历史底蕴与自然美景融合得如此完美的古城。”摩尔多瓦国家电视广播公司统筹编辑阿纳托利・卡丘克感慨道,“丽江古城的保护工作做得很好,这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雪山脚下:生态与人文交相辉映
离开木府,嘉宾们来到蓝月谷,“雪山映碧水”的壮丽景致,让嘉宾们感受到了生态保护与自然之美的和谐共生;走进《印象・丽江》露天剧场,以雪山为幕,演艺人员用质朴歌舞演绎生活日常,展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鸣;抵达玉湖村,嘉宾们品尝特色美食,聆听村落故事,沉浸在古老村落里生态与人文交融的场景中。
白沙古镇同样引人驻足。在白沙壁画前,色彩鲜活的画作历经岁月洗礼依然夺目,嘉宾们聆听讲解,感受多民族艺术碰撞交融的脉搏;走进白沙锦绣艺术院,绣娘们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将丽江的风物融入锦绣,嘉宾们或用镜头记录,或凑近观察针法细节,感受传承的匠心;在纳西族庭院中,耄耋老艺人奏响“白沙细乐”,嘉宾们屏息聆听传承千年的韵律,感动于“音乐活化石”的文化坚守。
“这是我第一次来云南,丽江给了我太多惊喜。”哈萨克斯坦国际通讯社记者贝利说,“丽江的旅游业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服务贴心。我还会带朋友再次来丽江,感受它的魅力。”
3天的沉浸式参访,不仅让中外嘉宾体验了丽江文旅与非遗的交融,也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创新活力。 “舍不得的丽江”让嘉宾们成为“丽江故事的传播者”:他们用镜头捕捉古城烟火、壮丽雪山与乡村新貌,用文字记录文化传承、生态坚守与发展活力,通过各自的传播平台,将丽江故事传递到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段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