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丽江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网络安全彩云行丨丽江智慧古城:数智焕新网安织“盾”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 09:06:00  来源: 云南网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既是承载纳西族文化根脉的历史街区,也是年接待数百万游客的开放式景区。近年来,丽江古城景区打破“古城保护与现代发展对立”的思维定式,主动融入“数字云南”建设,以“1+1+N”(一网络、一中心、N应用)工程为核心架构,构建综合管理、智慧服务、智慧旅游、智慧创新四大体系,打造景区“智慧大脑”。

  而贯穿智慧建设全过程的网络安全防护,如同坚实底座,为数字技术赋能古城治理、服务、保护提供了核心支撑,让这座千年古城在科技护航下焕发新活力。

  数字赋能:智慧系统破解古城治理“痛点”   

  丽江古城众多的土木结构建筑、狭窄街巷与密集人流,曾是景区治理的“痛点”。如今,一系列智慧应用系统的落地,让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判”,而这些系统的稳定运行,始终以网络安全为前提。

  据丽江古城指挥中心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景区在“三合一”场所、客栈、商铺等“五大场所”部署了2.4万余个“烟温一体化”“烟感温感”“用电监测”“水压监测”设备,搭配2477个视频监控,能够实现火情隐患实时感知。其中,设备重点监管230家高风险场所,做到“指挥中心呼叫分派、网格消防员现场核实、维保人员设备保障”三个100%;水压监测设备低于阈值自动报警,联动水务部门修复,确保火灾“黄金10-15分钟”内消火栓可用。这套系统与丽江市消防救援支队联网,形成闭环处置流程,而网络安全则保障了设备数据传输不中断、指令调度不延迟。

  针对游客安全,人流量监测系统在古城布设了12块电子屏,实时显示景区总人数(含游客、居民、工作人员)、7大片区实时人数及承载量,并预判1至3小时后拥挤度。去年暑期,系统精准监测到11.27万人的峰值人流,今年8月6日晚21:25,更是突破11.57万人,通过应急广播、电子屏引导游客规避大石桥等狭窄区域,有效防范了拥堵风险。其中,网络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了人流数据实时采集、分析不被干扰,及时为应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在便民服务方面,智慧化让游客体验更“省心”。四方街等人流密集区的24小时智能急救站,支持扫码或刷身份证免费领取创可贴、借用轮椅;游客可通过导航对古城内30个智慧厕所快速定位,厕所入口电子屏实时显示坑位、温度、氨气值,第三卫生间还设置“超时提醒”防范游客高原反应;玉河广场、四方街的数智指路机器人、导览屏,提供景点介绍、路线推荐及纳西文化传播服务。这些服务系统的用户数据、设备指令传输,均通过网络安全防护杜绝信息泄露,保障服务“安全便捷”。

  而在遗产保护领域,数字技术让文化传承更“长久”。景区用三维、二维扫描技术采集142个保护院落的建筑外观、构造、材料信息,形成CAD数据备份,若遇地震等灾害可依“修旧如旧”原则快速修复;5G智慧无人机实现“地面巡查+空中监管”的立体化模式,实时排查遗产风貌破坏、违章搭建、火情隐患。这些珍贵的遗产数据,通过网络安全体系存储、加密,确保文化信息不丢失、不篡改。安全筑基:多维防护织密网络安全“防线”  

  “智慧系统越复杂,网络安全越关键。”丽江古城景区始终将网络安全作为智慧建设的“生命线”,从制度、技术、人员三个维度构建全链条防护体系,为“智慧大脑”保驾护航。

  制度先行,构建管理闭环。景区严格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制定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体系、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定期开展网络设备与信息系统自检自查,排查安全漏洞;在春节、国庆等重要节点及旅游旺季,实行7×24小时网络安全值班备勤,明确事件类型与等级对应的处置流程,确保“问题早发现、处置不拖延”。 

  技术护航,筑牢防护壁垒。景区在中心机房部署防火墙、等保一体机、EDR杀毒软件、态势感知监测平台、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等硬件设备,实时监测网络异常流量与攻击行为;形成“机房运维单位+网络安全运维单位+信息系统项目负责人”的协同防范体系,实现从数据采集、传输到存储的全流程安全管控。目前,景区已完成20个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备案,19个系统通过等保二级测评,丽江古城公共安全管控系统达到等保三级标准,为高敏感数据筑牢“防护墙”。 

  意识提升,强化人员保障。景区利用宣传栏、微信群、官网等平台,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宣传;针对信息化工作人员开展专项培训,强化责任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从“人”的层面杜绝操作失误引发的安全风险,形成“技术+人员”的双重保障。

  成效凸显:“安全+智慧”打造世界遗产新范式   

  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四级调研员张业兵在受访中强调:“网络安全就是国家安全,我们始终坚持将网络安全作为第一要务来抓。”截至目前,丽江古城智慧系统未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稳定运行的数字平台不仅破解了古城治理难题,更让景区服务与保护水平显著提升。  

  综合管控指挥平台运行8年来,投诉量从2017年的35起降至2024年的17起,2025年至今仅4起(均为食品质量问题),欺客宰客、强制消费等乱象基本遏制;智慧消防系统让火情隐患处置效率显著提升,未发生大面积火灾事故;遗产监测数据为多次古建筑修缮提供精准依据,确保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如今,丽江古城的“智慧大脑”已深度融入景区运营——网络安全是“稳定器”,确保数字系统不掉线、数据不泄露;数字技术是“加速器”,让古城治理更精准、服务更贴心。这种“安全筑基、智慧赋能”的模式,不仅为游客打造了安全、便捷的游览体验,更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丽江方案”。 

  云南网记者 张顺鋆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