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丽江市,依托独特的高原气候与前沿的数字技术,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正以数字农业为引擎,催生出蓬勃发展的“美丽经济”,同时,网络安全也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产业稳健前行筑牢坚实壁垒。


据介绍,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由丽江佳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作为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园,总占地1100亩,现已建成35万平方米智能温室大棚,其中34万平方米用于玫瑰鲜切花种植,1万平方米用于培育彩色马蹄莲。

园区的智能温室系统宛如“智慧大脑”,配备Priva计算机自控系统、水肥一体化循环设备等高科技设施,借助桁架轨道通风、高压喷雾、二氧化碳补充等环境控制系统,能对温度、光照、水肥等花卉生长要素进行精准调控,实现玫瑰鲜切花丰产期每平方米200至250枝、A级以上优质率超80%,瓶插期达20天以上的出色成效,生产效益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0%。自2020年8月投产至今,产业园已产出鲜切花近1.2亿枝,产品畅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以及日本、俄罗斯、越南等国家,“丽江dē花”高端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攀升。


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网络安全是产业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园区水肥环控管理员高峰在受访时,结合自身工作经历道出了数字化转型的显著变化:“以前花卉生产是粗放式管理,全靠经验摸索,不少个体经营户甚至不会特意关注成本控制。现在不一样了,数字化管理能让我们直观对比生产端、销售端的各项数据,通过数据处理精准把控生产全过程,减少成本、提高利润,这正是数字化生产的核心优势。”为从源头保障生产数据安全与设备稳定运行,园区不仅专门拉设了独立专网和独立处理器,最大程度避免外部网络干扰,还将化肥配比、水温管控等关键生产数据的电脑端储存,严格限制在内网流通。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18年园区投产初期,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便已完成局域网改造,为后续数字体系的完善打下了基础。


如今,园区构建起“种植—加工—销售”的全链条数字体系,这背后离不开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同步构建。水肥系统通过闭路循环实现营养液精准滴灌,废水回收率达40%,环境控制系统让生产参数智能化准确率不低于90%,这些数据的精准传输与指令执行,都依赖稳定且安全的网络环境。在全面部署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的基础上,园区所有生产数据、设备调控(如环控设备、水肥设备等)指令均通过加密传输与身份认证机制进行管理,有效抵御外部网络攻击,确保花卉生产全程安全可控。

在产业数字化浪潮背景下,传统花卉产业普遍存在生产效率低下、产业链协同不足、技术服务滞后等问题,各环节信息割裂形成“数据孤岛”,推进花卉产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突破口。


下一步,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将构建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丽江数字花卉全产业链平台,可实现覆盖花卉产业种业端、种植生产端、市场端和服务端的数字化管控,借助智能算法提供精准生产决策支持,同时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农技服务网络,为丽江花卉产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传统花卉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重塑产业发展新优势。
云南网记者 张顺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