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丽江频道 >> 要闻 >> 正文
夜色中的守护者:丽江古城“守夜人”点亮诚信与安全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5日 09:42:15  来源: 云南网

  当四方街的灯火点燃喧嚣,当酒吧的音浪鼓动夜色,一群身披特殊“战甲”的身影,悄然汇入丽江古城的人潮。他们并非游客,而是这座不夜城的“守夜人”。今夜,故事从古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杨金山和他的巡查组开始……

  八月的丽江古城,青石板路浸润着万千足迹,映照着两岸灯笼摇曳的暖红。四方街人声鼎沸,酒吧旋律在巷弄间碰撞,旅拍店的镁光灯不时闪烁,定格着张张笑脸——这是古城独有的夜之乐章。

  19:30,光影与人声交织的核心区,几道身影准时融入夜色。领头的正是副局长杨金山,身后队员身着醒目的“旅游质量监管”马甲——这抹亮色,是他们无声的宣言。“文旅吹哨•古城守夜”行动,此刻启幕。

  巡查组没有固定路线,只有流动的警惕。他们敏锐感知着夜市的“脉搏”。

  深入旅行社:仔细检查每一份旅游合同,剖析线路可能存在的消费陷阱,审视关乎性命的“安全保障”条款是否坚实。

  探访旅拍店:目光锁定价目表与服务细则的缝隙,比对着承诺的“精修张数”与“妆造等级”。

  推开酒吧门:视线扫过舞台——酒水标价是否清晰无欺?角落里的灭火器,压力指针是否还在绿色区域?

  这并非简单的检查,而是一场夜色掩护下,对秩序与诚信的无声捍卫。自7月14日起,每晚19:30至23:00,这些“守夜人”如约而至,将流动的哨岗扎进古城的肌理。

  “文旅吹哨”,在于先声夺人,捕捉漏洞。

  他们如同经验丰富的“听风者”,捕捉市场脉搏中的细微异动:合同条款里一个模糊措辞、价目表上一个可疑跳涨、消防通道前不该存在的阻碍……这些“杂音”,在他们耳中就是警报。一旦锁定苗头,一声清晰的“警示哨”立即吹响,同时无形的“信息哨”精准传递至公安、市场监管、消防等协同部门。“吹哨”联动,力求问题快速处置。

  “古城守夜”,铁肩担责,动态守望。

  他们的“战场”没有舒适办公室,只有流动的人潮与霓虹闪烁的街巷。旅行社、旅拍店、酒吧、商铺……哪里人流如织,哪里就有他们的足迹。他们是游客身边“看得见”的定心石、“找得到”的求助站、“信得过”的保护伞。

  价格是否透明?服务是否履约?安全是否稳固?在“守夜人”流动的视线下,问题无所遁形。他们的存在本身,既是悬在违规者头顶的利剑,也是游客安心畅游的护身符。

  近一个月的“哨音”与“守望”,已在古城的夜色中刻下清晰印记。

  高频次、高可见度的夜巡,如同无形警钟长鸣。经营者坦言:“规矩经营才是王道。”那份来自暗处的威慑力,让不合理低价、强制消费、价格欺诈等“市场魅影”悄然退散。

  “吹哨”的敏锐预警与“守夜”的扎实巡查,编织成高效防护网。问题被扼杀于萌芽,纠纷化解在初起。古城的夜晚,在“守夜人”守护下,透明度提升,安全感沉淀,那份属于“诗与远方”的纯粹体验,正回归游客心间。

  夜渐深,四方街喧嚣稍歇,酒吧音乐渐弱。古城的流水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杨金山与巡查组的身影,依然在某处巷口驻足,交流着今夜见闻与明日重点。下一步,“文旅吹哨•古城守夜”机制将持续深化:巡查路线与重点动态调整,监管触角向更深处延伸覆盖。夜色中收集的数据与经验将被系统梳理,融入日常监管体系,推动服务品质持续提升。

  云南网记者 李铁成 通讯员 寸慧敏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