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永胜县松坪乡下啦嘛村党建引领山区发展新路——“三色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来,永胜县松坪乡依托立体气候优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下啦嘛村为样板,在高海拔地区壮大黄牛养殖产业、中高海拔地区深耕中药材种植、低海拔地区培育林果经济,通过做优做强“三色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成功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与产业共兴的山区发展新路。
“一头牛”撬动产业发展
“秀文,今天牛吃得多吗?”在松坪乡下啦嘛村,村党总支书记杨金荣正在询问牛场工人牛群进食情况。村里现代化牛舍整齐排列,膘肥体壮的黄牛正悠闲进食。
杨金荣说,当地牧场资源丰富,但之前受困于村民居住分散、产业结构单一与村子基础薄弱,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为了破解发展难题,下啦嘛村深化“村党总支—合作社—农户”的三级利益联结机制,在财政部帮扶下建成标准化牛场,由永胜县超源种养专业合作社与村委会合作运营。牛场建成后,辐射带动了上、下啦嘛村及永红村75户农户参与养殖高山黄牛,每年季节性用工超50人次,实现农户与合作社资源共享互补。
下啦嘛村标准化牛场建成至今运行良好。目前,牛场存栏96头,全村分散养殖2160头。投产至今,合作社已向农户分配收益资金11.5万元,村集体经济4.5万元,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一株药”激活乡村动能
下啦嘛村原是永胜县深度贫困村之一,群众种植习惯固化、林地利用率低等问题始终制约着产业发展。
“针对这个问题,松坪乡组建中药材产业发展协会,乡党委、政府成立产业专班,专攻产业发展难题。”松坪乡党委书记唐学高说,乡党委建立班子成员包村、乡派工作队员包组、村干部联户机制,推广“立体种植+林业药材”模式,在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连片发展木香、草乌、重楼、秦艽等中药材。同时,强化党员示范带动作用,产业发展协会提供技术培训、品种改良、销售对接等一站式服务,为种植户持续提升中药材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目前,下啦嘛村的中药材产业发展逐渐规模化、标准化,构建起林药一体的生态产业格局。不仅解决了种植习惯和林地利用问题,还促进了全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不断为全乡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一串蕉”按下致富快进键
下啦嘛村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沿江村组全年无霜,特别适宜小米蕉生长,产出的芭蕉果口味甘甜细嫩,深受人们喜爱。
小米蕉作为多年生植物,树干和叶子可作为饲料,新生苗可以继续发展种植,商品芭蕉果可出售,综合产值高。近年来,松坪乡党委、政府把小米蕉产业作为调整金沙江沿线农业产业结构,建设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来抓,以“村党总支+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共种植小米蕉6846亩,发展区域覆盖沿江4个村委会16个村民小组698户村民。
2023年至2024年,乡内85户农户出售芭蕉树青贮饲料1160吨,收益46.4万元。成片的小米蕉在让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绿色景观,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保障了生态平衡,生态效益日益凸显。
“一头牛”“一株药”“一串小米蕉”,“三色经济”联动全域,因地制宜的产业布局、环环相扣的生态循环、党群携手的联结机制,为山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照亮了共同富裕的希望之路。(通讯员 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