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立足资源禀赋,将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贯穿道地药材产业发展全过程,以“科技+政策+生态”三轮驱动,推动产业从种源“低价位”迈向全链“创价值”,让道地药材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核产业”。2024年,全县中药材综合产值达32.68亿元,带动9.57万农民增收,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玉龙县锚定种源自主可控目标,以钉钉子精神攻克技术难关,依托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成果,聚焦滇重楼、云木香等优势品种,建成25个高山道地药材基地和14个珍稀种质保护基地,成功突破滇重楼、云当归野生驯化技术瓶颈。通过“一线工作法”推动种植规范化,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6.55万亩,其中标准化基地9.23万亩,农业产值达11.08亿元,占一产比重近50%。鲁甸乡5个村实现“一村一品”全覆盖,太安、巨甸等6个专业村形成规模效应,中药材成为90%以上农户的“钱袋子”。
玉龙县还以“马上就办”的作风构建“三园一区”产业集群,鲁甸加工园、南口科创园、雄古精深加工园、太安三产融合区集聚全县60%中药材市场主体,形成“种苗繁育—种植—初加工—精深加工—电商销售”完整链路。2024年加工量达5.2万吨,产值超21.6亿元;建成2条千吨级饮片生产线,涵盖20余个品类;培育30余家电商主体,线上销售年均增速25%,综合附加值提升超30%,让产业链条上的每一环都充满效能活力。
在科技赋能环节,玉龙县以“效能革命”提速智慧农业建设,搭建“5G+农业”智慧平台,201家企业、5700户农户实时接入,土壤、病虫害监测与绿色防控实现全覆盖。党员干部主动靠前服务,推动有机认证“加速度”,累计认证有机基地1.35万亩,年均增速175%。“玉龙滇重楼”获国家地理标志登记,“华桂牌”“云秦艽”等6大品牌获省级认定,鲁甸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科技贡献率超40%,科技红利加速转化为发展实效。
玉龙县创新“一产业、一专班、一领导、一专家、一政策、一调度”“六个一”工作法,以钉钉子精神落实专项规划,近五年投入超1.2亿元,培育75家省级科技型企业、59家龙头企业。通过“龙头+合作社+农户”模式,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协调资源,联结带动3.08万户农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玉龙县全面坚持“产业生态化”,将8万亩中药材种植与退耕还林、生态修复深度融合,年固碳量超5万吨,实现“药绿山青”双赢。依托产业强镇建设开发“种植观光—加工体验—康养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餐饮、民宿等配套产业升级,综合效益提升15%,用实干实绩交出“生态美、百姓富”的合格答卷。
云南网记者 和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