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丽江频道 >> 要闻 >> 正文
和钧:守护文脉 让东巴泥偶“活”在当下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1日 09:46:56  来源: 云南网

  近日,丽江古城天青阁东巴陶瓷艺术馆内人头攒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钧东巴陶艺作品展正在这里举行。80余件凝聚着纳西族文化精髓的东巴泥偶作品惊艳亮相,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彩体验。

  展馆内,一尊尊造型独特的东巴泥偶错落有致地陈列在展台上,纳西八宝、五方战神、东巴十二生肖……每一件作品都栩栩如生。这些作品不仅保留了传统东巴元素的精髓,更巧妙地融入了和钧独特的创作灵感,引得现场观众纷纷驻足欣赏,拍照留念。

  “大家看,这是一只把书放在腿上,稍作休息的瓦猫,我给它取名为‘读书猫’。”和钧手持一件憨态可掬的泥偶,向围拢过来的观众介绍道。他的声音温和而充满热情,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东巴文化的深厚情感。“再看这边,这是东巴十二生肖,各个泥偶都各有不同,细细看来很有意思。”随着和钧的指引,观众们目光流转,不时发出惊叹和赞美之声。

  在和钧的讲解下,观众们仿佛走进了东巴文化的世界。这里的每一件东巴泥偶作品都承载着纳西族的历史与记忆,是纳西族人民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和钧更是将这些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既具有民族特色又符合当代人审美需求的作品。

  和钧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纳西族建筑彩绘”的代表性传承人,同时担任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风貌保护专家库成员和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客座教授。他少年时便加入村里的建筑队,沉浸于纳西族建筑的奇妙世界,系统学习了木作与彩绘等传统技艺,由此开启了艺术生涯。20世纪90年代,他在黑龙潭公园摆摊售卖木雕,凭借精湛的手艺向游客展示精美作品。21世纪初,他曾投身商海经营餐饮,历经十余年的探索与浮沉,虽以失败告终,却促使他深刻反思,最终毅然回归初心。此后,他潜心系统整理纳西建筑彩绘图谱,并深入钻研彩绘、书法、木雕、泥塑等多项技艺,融会贯通,致力于守护与传承纳西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次展出的东巴泥偶作品继承了东巴面偶、木偶的文化元素,又融合了当前旅游文创市场的需求。”和钧说,纳西族东巴捏塑是古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好东巴捏塑的传承和推广工作。“我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更多人认识、了解东巴文化,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参与进来,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云南网记者 李铁成 通讯员 和雪源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