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丽江频道 >> 要闻 >> 正文
生态颜值变产值,文化底蕴添动能!九河乡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1日 09:46:22  来源: 云南网

  近年来,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九河乡立足本土资源禀赋,深耕特色产业,挖掘文化底蕴,借助节庆活动,积极探寻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盛夏时节,野生菌肆意生长。在九河白族乡甸头村委会小阿昌村民小组的茂密山林中,游客们正欢快穿梭,寻觅这一林间美味。

  “我们想找个既能避暑又充满乐趣的地方,于是选择了丽江。我们是随旅行团包车过来的,在这里,深入山林采蘑菇,孩子们非常开心,体验感极佳。”浙江游客陈洁说。

  去年以来,小阿昌村民小组依托丰富的林下资源,创新推出集采摘、美食、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业态,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村民杨建红精心策划了采菌徒步路线,并提供登山杖、雨衣等贴心装备,特别为亲子家庭设计了自然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拓宽视野。

  “自6月25日至今,平均每天接待游客25人。客人到达后,我们组织当地村民带领他们采摘蘑菇,体验亲近大自然的乐趣,游客满意度高。预计今年接待量可突破5000人次。”杨建红说。

  从“藏在深山人未识”到“绿水青山引客来”,小阿昌村民小组通过激活生态资源,实现了从“颜值”到“产值”的华丽转变。如今,绿水青山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在九河乡南高寨村的海菜花种植基地,这片曾经荒废的水涝地,如今已成为“水上花海”,更成为了村民的“聚宝盆”。

  “我身后这片400多亩的撂荒地,雨季时常被水淹。我们从大理引进海菜花种植商,2024年底,以每亩租金750元对这些土地进行了流转。今年初开始种植海菜花,村民收入大幅提升。我们计划扩大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农户收入。”九河乡南高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和六全说。

  海菜花被誉为“水质试金石”,对水质要求极高,却能在低洼易涝的土壤中焕发生机。海菜花不仅经济效益显著,同时还能净化水质,为鱼类、鸟类提供栖息地。九河乡采用“公司+农户”模式,让村民通过土地入股、务工共享收益,开辟了一条“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道路。

  “目前种植面积420亩,每亩产量约6000公斤,销售部分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地,产值可达200万至300万元。”九河乡南高寨村海菜花种植基地负责人张小弟说。

  九河乡作为传统农业大乡,近年来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目标,培育了稻田鱼、中药材、玉米制种等特色产业,并依托万寿菊花海、水库垂钓等休闲体验项目,打造出集农业生产、观光、娱乐于一体的农文旅产业链,使农田变成了景区,农事变成了体验。

  九河乡副乡长张晓冬表示,今后将通过举办民俗文化节,促进民族交流,展现九河特色民族文化;进一步扩大雄古“红军村”影响力,打造“文化传承+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旅游新模式,让游客在稻花香中、欢声笑语里,感受九河的生态之美、文化之韵和丰收之喜。

  云南网记者 李铁成 通讯员 赵丽军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