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无声绿茵 追光而行——手语教练与听障少年的足球故事
近日,代表云南省出征的丽江特殊教育学校足球队队员们在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大湾区)(以下简称“全国残特奥会”)聋人足球项目赛场奋力拼搏,获得全国第九名的好成绩。这支特殊的球队凭借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为丽江残疾人体育事业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在丽江特殊教育学校的足球场上,传球、转身、射门……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坚韧的力量。若不细看,很难察觉这支球队的特殊——球员们听不见哨声与喝彩,却用眼睛“听见”了足球的律动。
球场边,用手语指挥训练的是球队教练王裔松。2020年,王裔松考入丽江特殊教育学校执教,自此开启了与这些球员的故事。组建球队初衷,是希望孩子们能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在面对困难时,通过踢球释放情绪,而非消极应对。然而,球队的组建并非一帆风顺。初到学校时,王裔松不会手语,与孩子们交流障碍重重。训练场上,比划、手机打字、纸上写字成了常态。一个简单的战术意图,往往需要反复演示多次才能让队员们理解。为了克服交流难题,王裔松经常去听手语老师讲课,抓住一切机会与学生互动练习。
5年时光悄然流逝,在一次次传球、一遍遍演练、一场场无声的交流中,汗水与坚持浇灌出超越语言的默契。如今,王裔松与队员们建立起了超越语言的沟通方式。他说:“有时,我只需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他们就能明白我的意思。”球队队长卢明伟是跟教练最久的队员之一,训练时协助教练指导小队员。
从无到有,从生涩到娴熟,这支由15名在校生组成的特殊球队用刻苦训练证明着自己。2022年9月,他们在云南省残疾人运动会上初露锋芒,获得第六名;2024年,3名小将入选云南省代表队,在第八届“三菱友谊杯”残疾人民间足球争霸赛中夺得第四名;今年在全国残特奥会聋人足球项目中,他们再次载誉而归。
队员马夏林通过手语翻译表示,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特别紧张,但在老师的鼓励下逐渐放松了心态。踢足球虽然辛苦,但能和朋友们一起奔跑、流汗,特别开心。队员卢明伟通过手语翻译表示,他热爱足球,足球场上的肆意奔跑让他感受到了别样的快乐,渴望参加更多比赛,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结识更多朋友。而王裔松看着在球场上挥洒汗水、眼神明亮的队员们,眼中满是欣慰。他组建球队的初衷,正在这片无声的绿茵场上生根发芽。
这些孩子们,在寂静中奋力奔跑,用滚烫的汗水和坚定的目光,在绿茵场上划出一道道耀眼的轨迹,即使世界寂静无声,梦想绽放的回响,足以震撼每一颗跳动的心。(杨俐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