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记者”沉浸式体验生态保护聆听“熊猫豆”故事 接力老种子保育行动
6月21日,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小记者团”参加沉浸式生态保护教育实践活动。记者 皮秀清 摄
“‘熊猫豆’的学名是什么?”“它为什么适合在云南种植?”“它可以保存多久?”……6月21日,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小记者团”走进雪山艺术小镇,在一场沉浸式生态保护教育实践活动中,“小记者”们踊跃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在此次活动中,通过专题讲座、种子保育实践体验和互动问答,“小记者”们深入了解了老种子的生存现状与保护意义,并认识到青少年在生态保护中的责任。
“老种子漂流记”发起人王稣蔓向“小记者”讲述了《熊猫豆漂流记》的故事。这个关于3个孩子在竹林中发现奇特的植物“熊猫豆”的故事,引发了大家对种子保护的浓厚兴趣。随后,王稣蔓将装有各类种子的木盒传递给“小记者”,大家通过观察,很快辨认出了特征明显的“熊猫豆”。
“老种子是大自然馈赠的珍宝,是历经岁月沉淀的智慧结晶,承载着生物多样性的密码。但如今,许多老种子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王稣蔓一边分发“熊猫豆”,一边讲解催芽和种植技巧,“希望你们成为‘种子漂流官’,让这些生命延续下去。”
“小记者”刘怡萱边听边认真记录,还画下了“熊猫豆”的形态和种植步骤。“回家后我就开始催芽,一定要把它种活。”她信心满满地说。
“‘老种子漂流记’是2013年发起的乡村珍稀物种(老种子)保护计划,是一项专注于种源多样性传承、保育、活化的安全留种体系建设的公益行动。老种子漂流活动旨在引导孩子们关注环境、乡村和食物源头——种子的重要性。”王稣蔓说,希望通过实践,让孩子们了解保护老种子的重要性,从小培养生态保护意识。
“今天的活动,让我了解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员。我们要从小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争当环保小卫士。”“小记者”萧雨璇说。(记者 皮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