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滇西北大山深处的丽江市永胜县鲁地拉镇,46岁的宋理基已坚守25年。2025年3月,这位用青春丈量群山的内科医生,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用半生时光践行着“健康守门人”的誓言。
1999年6月,毕业于丽江卫校的宋理基步行9小时、穿越40公里险峻山路,来到当时永胜县最贫困的鲁地拉镇。卫生院里三间漏雨的瓦房、仅有的“老三件”诊疗设备以及把鸡卖了凑钱来看病的乡亲,让他很是彷徨。当他目睹孕妇被自制担架抬行数十小时求医,看到群众因健康意识淡薄延误病情,宋理基内心有了坚定的答案:“这里太需要医生了”。他毅然选择扎根在这里。
一开始医疗设备匮乏、医疗条件简陋,宋理基用仁心仁术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2001年的某一个深夜,一位双胎妊娠产妇因死胎横位休克。情况危急,宋理基冒着巨大风险实施毁胎术,最终成功挽救产妇生命;暴雨倾盆的夜晚,得知有6名学生发热,他不顾山路崎岖湿滑,驱车62公里前往排查诊治。25年间,他当年接生的孩童如今已为人父母,那陪伴他翻山越岭的巡诊箱,已磨破了17个。
宋理基深知技术和知识需要不断提升。2004年,他赴大理医学院深造,并带动卫生院形成良好学习氛围。从手工台账到电子健康档案,从动员群众接种疫苗到家庭医生签约,他建立的高血压规范管理体系将控制率提升至91%。如今,卫生院年门诊量超7000人次,他仍坚持为困难患者垫付医药费,用最经济的方案为大家减轻就医负担。
25年来,宋理基走遍全镇37个村寨,在羊肠小道上留下12万公里巡诊足迹。现在,他又将自己的女儿送入医学院校的大门。
从青丝到白发,从“老三件”到DR机,山乡的医疗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宋理基的医者初心从未改变。当晨雾再次漫过金沙江峡谷,宋理基又背起药箱走向群山——那里有需要他的乡亲。
云南网记者 李铁成 通讯员 徐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