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丽江频道 >> 头图 >> 正文
从20多亩到125亩!老章家庭农场打造“微型田园综合体”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5日 14:38:00  来源: 古城之窗

原标题:【乡村振兴进行时】从20多亩到125亩!老章家庭农场打造“微型田园综合体”

在古城区大研街道文智社区西克智村,农场主章学光在田野间穿梭,走过一畦又一畦菜地,走向一片又一片大棚,并不时与家庭种植户交流。走在脚下这块土地上,章学光在思考,如何将“微园区化运营”与农旅业深度融合,让家庭农场走向更成熟的产业发展之路。

从农民到农场主

长于古城区大研街道文智社区第十一居民小组的章学光,对家乡土地有着特别的情怀。“年轻那会儿我在跑工程,主要从事建筑行业,但干了10多年以后,不想再奔波了,我想回到家里拼一点自己的事业,为家人做好长远保障。”于是,在2014年,章学光流转了村里20多亩土地,自主经营果蔬种植和入园采摘体验,让这片土地有了生机。

章学光

用章学光自己的话说,他是回归乡土重新做回了农民。“我们家里都是农村的,原本想着回来做农民再创个业,不仅能照顾家庭,还能增加家庭收入。但在这个创业过程中,反而把我的家人都‘搭’进来了,为了做好经营管理,主要由我本人、我爱人、母亲及女儿共同打理。”重新做回农民的章学光,刚开始认为只要种好地就可以,但尝试扩大规模后,却遇到了挫折。

食用菌种植棚

章学光在料理20多亩土地时,还算得心应手,但是当流转面积扩大到125亩时,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扩大面积后,我还尝试种植过滇重楼、薰衣草等十几种作物,但都没有成功。后来就邀请了专业人士帮我进行土地检测,做科学性报告,才发现这里土质地表水太少,很多作物难以成活。”当现实问题摆在面前时,章学光努力寻求突破,最终摸索出“微型园区化运营”的管理模式。

蔬菜棚

2017年,章学光委托专业规划机构,详细编制了农场发展规划,科学设置湿地生态区、生态果蔬园、生态养殖园、设施农业观光园、休闲旅游配套设施等区域,并投入资金平整土地,建设好1.2万平方米温室大棚,配套完善机耕路、排灌、电力、沼气池等设施。然后将整个农场划分为9个10—20亩的种养殖单元,把配套标准化基础设施的土地返租给农民,扶助农民按规划建立“微型家庭农场”,涉及蔬菜、食用菌、水产品养殖等多个领域。

“就我自己种了这么多地的经验来看,一个家庭户管理10-20亩地是最合适的,虽然我流转下来很多土地,但光凭我们一家人,是很难打理好那么大的面积的。但按照‘统一种养规划’‘统一生态生产标准’‘统一机械化服务’‘统一贯标销售’的原则引进家庭承包种植户的话,一切会更好管理。”章学光的这一探索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如今,8家承租了章学光流转土地的种植户在这里扎根,展现出家庭农场的优势。

从家庭农场到农旅产业发展

走进章学光这片家庭农场,错落有致的土地上种有豌豆、松花菜、青笋等时蔬,来自永胜县的李春云夫妇正在地里翻着土。“我们家租了8亩多地,种了青花菜、大青菜、豌豆等蔬菜,成熟以后就装车去吉祥市场卖。”李春云说,来这里种地已有五年,周边配套设施很完善,且收费合理,让他们在种菜过程中省了不少心。“这里的水电费和水务局电力公司收的是一样的,而且会有专业人员直接到地里进行农残检测,能卖完我们就自己卖完,卖不完的话章老板可以统一帮我们销售。”李春云介绍,种植蔬菜售卖,一亩地大概有1.8—2.4万元的收入,让他们的家庭收入提高了不少。“我们当农民的,只要有地种,还是想靠自己的劳动来增加收入,章老板这里的家庭农场模式就很好,让我们有地可种。”

另一边,承租了一处大棚的杨芝芳正在收成熟了的小米菜。“这些是已经有人订好的,我现在摘了到时候要去送货。”杨芝芳说,自己一家在这里承租了8亩多的地,多为订单式配送,还有一部分则到市场上去售卖。“像这个小米菜种下去一个月就能卖了,最近都是卖5—6块钱一把,所以只要肯干,收益还是可观的。”

一路走一路看,我们发现家庭农场里还有垂钓养殖区、休闲娱乐区等区域,而在章学光自家的葡萄园里,还有身穿民族服饰劳作的村民。“在科学规划后,这块地划分有绿色蔬菜种植4个单元、45亩,葡萄种植20亩,特色设施花卉20亩,土猪土鸡等生态养殖园10亩,生态鱼养殖20亩。各区域采用生态绿色友好型技术,通过建设100立方米的沼气池,集中收集人畜、农作物废料,实施土堆发酵生产微生物肥料,用于绿色果蔬生产。不仅解决了养殖业粪便污染问题,还建立了‘畜—沼—果蔬’生态循环农业体系。”章学光介绍,目前已获得无公害和绿色产品认证的农产品就有12个。同时,农场里还配有一处可进行餐饮加工的休闲娱乐区,有专职厨师和服务员,可供来此体验采摘、垂钓等项目的顾客享受农场美食,也可自带食材帮忙加工。除此之外,农忙时还会雇用周边村民,通过按需雇用、日结工资的方式拉动周边村民共同发展。

垂钓养殖区

正在帮工的村民

看着眼前这片焕发出强劲生机的土地,章学光的畅想远不止于此。“被评为家庭农场示范基地才是一个新的起点,我想将‘微型田园综合体’的理念贯穿于各个种养殖单元,不仅能让本地市民体验,也吸引来丽游客到此感受田园乐趣。而且,最重要的是,我想通过这样的综合开发,带动周边居民小组一起发展,让我的家乡越变越好。”

责任编辑:范春艳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