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玉龙分享】这些“漂”在丽江的人发着光!
在丽江,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出生于他乡,却深爱着丽江。他们选择离开家乡,“漂”在丽江创业、生活、追寻梦想中的诗与远方.......时间久了,丽江也就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
他们对丽江的信任、喜爱,从来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12月23日,“亲爱的丽江”分享会在星托邦营地举行,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在这里讲述着他们在丽江的故事。
郑义
南来北往,最后选择了丽江
初到星托邦,星空广场上几十人聚集在一起,虽然都在同一个空间,但他们是自由的,没有条条框框。有的人忙着拍照,有的人忙着晒太阳......对生活最好的诠释,就是自由。
郑义在丽江打造了一个“可以看见星空的乌托邦”,名叫“星托邦”。他的流浪故事因为丽江按下暂停键,丽江也是他的起点,新的故事将在这里被书写。
多年以来,媒体赋予郑义的头衔很多。“美国柯达中国优秀摄影师”“日本美能达中国优秀摄影师”,《中国摄影》杂志“中国十杰摄影师”等,而作为哈雷骑士,他更是被誉为“中国哈雷的精神领袖”。
“17年前,我和两个老朋友在白沙改造老院子,度过了两年的丽江时光,后来骑着哈雷摩托开始了流浪旅行。冬天在西藏、可可西里等地的无人区拍摄野生动物。”在逃离人类10多年之后,郑义决定留在丽江,开启他与“星托邦”的故事。
“向前一步是红尘,退后一步是荒野。”在关于“星托邦”众多的描述里,这是郑义最喜欢的一句。“星托邦”位于鲁纳古村,站在营地里,丽江城、玉龙雪山、文笔海,文笔山都可以看到,整个丽江城的面貌尽收眼底。身后,整个空间没有被过多的改造,树在生长、松鼠在乱窜,一切刚刚好。
尔玛
在丽江记录故事就是我的故事
第一次看到尔玛这个名字,是在《丽江慢生活》这本书里。尔玛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机缘巧合之下,5分钟的时间,记者有幸聆听了她故事的一部分。
“在丽江的这些年,人会渐渐变得衰老,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我并不抗拒。”“把别人的故事记录下来就是我在丽江的故事,未来我想做的就是把更多的故事记录下来。”尔玛说。
在来丽江之前,尔玛也是一名资深媒体人,当她选择离开多年的媒体圈的那一刻,她曾告诉自己,以后或许不会再与采访这些打交道了。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来到丽江一段时间之后,由于朋友的邀请,她“重操旧业”。担任起了《丽江慢生活》的总编辑,一直到今天。“在丽江的时间久了,我发现这里美的东西太多了,我想要记录的也太多了。所以我们就通过博客、视频、文字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去记录他们在丽江的状态、生活。我希望以后他们看到这些文字、图片、视频的时候他们可以回忆起在丽江的这段美好时光。”
“关注自己生活里美食美景与美好的关系。”这是尔玛写在她视频号里的介绍,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把对生活的那份态度形容得淋漓尽致。这就是尔玛,在丽江频繁记录着、传递着温暖的人。
小海
没有比丽江更适合创作音乐的地方了
“嘿跟我走别回头,我走遍海角天涯都想牵起你的手;跟我走别害羞,在春暖花开的丽江,我们再邂逅......”分享会上,除了有迷人的故事,还有好听的歌声,带来歌曲的人名叫小海。
生活好不好,都要弹琴唱歌,都要写歌,都要好好生活,这是小海追逐了很多年的梦。哪怕一度黑暗或迷茫,小海的生活也因唱歌变得熠熠生辉。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开始学歌是因为心爱的人,最后歌才成为了他最爱的东西、最好的知己。
2006年,小海来到丽江卖唱,就这样,来来往往,小海再也离不开丽江。《邂逅丽江》是小海对丽江的爱,也是他的起点。创作初衷也很简单,就是期望丽江永远是最纯粹、最初的丽江,然后希望春暖花开的时候丽江可以邂逅全世界的人。未来,他会坚持在写歌的路上走下去,纯粹的只为写歌。“现在只想沉淀下来,写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哪怕不稳定也要做自己,无论好与不好,都要好好生活。”
这是小海,一个深爱丽江、沉迷于歌曲里无法自拔的人。
一群“漂”在丽江,让丽江这座城变得更有魅力。故事只是部分,但他们对丽江的那份爱却是永久,这里面包含着他们对丽江的痴情,对丽江的热爱。(胡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