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丽江频道 >> 要闻 >> 正文
丽江:纳西文化和基层社会治理擦出美丽火花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8日 20:17:09  来源: 云南网-玉龙县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乡村振兴】丽江玉龙:当纳西文化和基层社会治理碰撞出美丽火花——村风美 民心聚

  编者按:近年来,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宝山乡致力传承民族文化,以纳西族聚居村——吾木村为中心,发挥传统文化在矛盾调解、民情联络、文明教化、团结和睦、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独特作用,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并辐射带动周边村组形成淳朴和谐、互助奉献的良好民风,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初步显现。

  吾木村委会距宝山乡政府15公里,距丽江城区120公里,下辖三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309户,1305人,全村以纳西族为主,杂居傈僳族、汉族等,是纳西族聚居区唯有一个术、和、尤、梅四个古氏族支系后裔同村的纳西古村落。2014年,被纳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传习院”传承新气象

  吾木村因边远封闭的地理位置,许多古老的纳西族传统习俗在这里得以保留和传承,东巴文化传习更是一脉相传、独具特色。早在清朝末年,吾木村就有举办东巴学习班的历史记载。

  在1999年,村民自发组织并成立了吾木东巴文化传习院,建立传习院会员制度,大部分村民都是传习院的会员,有80岁的老人,也有20多岁的年轻人,成员由刚开始时的48人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人。截至目前,村内共有东巴文化传承人5人,村里的年轻人,大多数都会写几个东巴字、画几幅东巴画、跳几曲东巴舞。

  传习院定期组织各种文化活动,正逐步恢复纳西族传统民俗活动及仪式,每年的大年初四、初五,村里4个支系的纳西族群众,都要来到村里的祭天场分别举行东巴祭天仪式。

  另外,在不同的时节,还要分别举行祭龙王、祭祖、祭风活动。村里还把每月的初五定为“东巴日”。每逢这一天,村里的东巴都要教授东巴文字、东巴画、东巴轧染、东巴舞蹈和东巴仪式,村民则自发到传习院参加学习。

  村里的五峰完小,每周都安排一节东巴文化传习课,由东巴传授东巴经书、东巴字画。更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吾木村还被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确定为实习基地,从那时起,清华大学每年都要安排数十名学生到吾木村开展教学和实习。

  传习院还结合农家书屋建设,设有图书室、教室和休息室,其中东巴书籍有400余册,书籍种类还涵盖了儿童刊物、农业科技丛书、名著等,所有图书都可免费借阅,这成为村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东巴文化”助力新风气

  东巴文化是纳西族人民的骄傲,其以东巴象形文、《东巴经》、东巴画和东巴音乐为主要内容。在吾木村,群众的房屋墙壁上都有彩色的东巴文字和画,这些字画既包含了古老的东巴文化,又有当下政策的解读。

  东巴文化里传递着淳朴、和谐、勤劳、感恩的精神,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要和谐共处。它以信仰为载体,用无形的精神力量约束着族群的行为,使珍惜生命,爱护自然,维护公德,成为吾木村11个村民小组1300人代代相传的祖训和家风,一代又一代吾木人就在这些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下生活,传承着东巴文化里的各类传统的山规、水规和传统礼俗制度等,这些传统不但是吾木的礼仪涵养,也是村内解决矛盾纠纷的重要基础。

  经了解,吾木村没有吸、贩毒人员,大家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村规民约,邻里纠纷、灌溉水源纠纷、林地纠纷极少,偶有发生也能够顺利化解。

  东巴文化的传承在加强村落认同、改变村风、移风易俗、保护生态环境、创建文明和谐村等方面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0年吾木村被评为第四批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新化賨(音:cong)”发挥新作为

  “现在正是春耕用水的高峰期,这些灌溉沟渠疏通了,才能保证春耕春灌用水充足,稳定农作物产量。各位賨友加油干呀!”

  在春耕前,吾木村的灌溉水渠里人来人往,賨友们正在热火朝天对灌溉水渠内的枯枝烂叶、砂石淤泥、杂草杂木进行清理,以各个化賨为单位,自发的组织了以沟渠疏洗、渠道清淤维修为内容的化賨活动。据悉,投工投劳清理农田灌溉水渠是吾木村新化賨的一项常规动作。

  化賨作为纳西族民间一种集聚会、互助、休闲于一体的民间组织,在增进朋友同事感情的同时也让大家集中起来解决一些临时的困难。而如今吾木村化賨模式也从传统生活賨、经济互助賨与时俱进的发展到供学生賨、劳动賨等,齐心协力解决大家更多的生活生产问题。目前这种模式已广为流传,这对提升群众凝聚力、向心力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成为乡村治理路上又一新助力。

责任编辑:黄磨西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