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丽江频道 >> 头图 >> 正文
为群众铺就绿色脱贫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7日 15:05:00  来源: 云南网-丽江日报

原标题:为群众铺就绿色脱贫致富路

采摘人工食用菌。

采摘人工食用菌。

2017年6月26日,松坪乡树底村委会举办扶贫技能培训。

退耕还林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发放农村能源建设节柴灶。

2019年10月18日,鲁地拉阿拉坪花椒试验示范点举办采果期修剪培训。

2016年1月13日,光华乡海联村委会举办核桃品种改良技术培训。

程海周边发展经济林果1万多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进村入户宣传林业法律法规。

永胜县是山区农业大县,全县有农业人口36.5万人,60%以上居住在山区林区;有林业用地560.5万亩,占全县面积的76%。山大、人多、耕地少、贫困程度深、林业资源丰富的县情决定了永胜山区脱贫致富希望在山、出路在林,只有在山区大力发展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特色经济林果产业,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山区人民斩断穷根、增收致富的根本出路——

地处滇西北丽江市中部的永胜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滇西边境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还是云南省重点林区县之一。境内立体气候明显,物种资源富集,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独特的地区之一。金沙江流经县内215公里,是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生态功能区。全县森林覆盖率58.33%,活立木蓄积1602万立方米。重要的生态区位,丰富的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和林下资源,一直是永胜县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优势。

近年来,永胜县林业和草原局在永胜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林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坚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积极主动把林业发展融入全县扶贫攻坚大局中进行谋划,确立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扶贫思路,抢抓机遇抓实项目,通过林业产业带动、森林生态补偿、生态工程项目实施等措施,不断增加贫困群众在林产业发展中的受益度,让贫困群众在参与林业生态治理和保护中增收,在发展林业生态产业中脱贫致富,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2015年以来,累计争取国家生态建设资金35393万元,贫困户受益资金15420万元,通过生态扶贫有效促进了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

实施五大专项行动

助力脱贫攻坚

永胜县林草局充分发挥林业在山区扶贫中的绝对优势,坚持以改善贫困山区生态环境为第一要务,筑牢贫困群众生存、生产、生活“三生”环境为根本,立足国家扶贫攻坚政策导向,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在全县着力实施生态保护、生态效益补偿、生态修复、新能源扶贫、生态移民五大专项行动,助力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一是实施生态保护行动。永胜县林草局努力争取生态护林员项目,从2016年起,围绕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按照“县建、乡聘、站管、村用”管理模式和年薪8000元—9600元的标准,选聘446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生态护林员,实现了林地森林管护全覆盖,有效改善了县域生态环境,拓宽了贫困人口就业途径,使无法外出、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获得就业和脱贫机会,助推了深度贫困山区的脱贫攻坚进程。5来,累计发放贫困人口生态保护工资7641万元。

护林员监管严格实行“三级”管理机制,层层监管,每个乡(镇)设立一名护林员大队长,每个村委会设立一名中队长,每个村小组设一名小队长,护林大、中、小队长按照各自职责,定期组织本乡(镇)、村委会、村小组开展护林、护路、护河、环境清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对不在岗、不履职的生态护林员坚决辞退、调整,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敢于担当的生态护林员队伍,促进了精准扶贫与生态建设双赢。

永胜县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胜江说,生态护林员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且1户只能聘请1名生态护林员,基本实现了“一人护林,全家脱贫”的目标。通过4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永胜县生态护林员选聘项目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双赢之路,昔日的贫困群众变成了护林铁军,昔日的荒山荒坡逐渐披上了绿装。

二是实施生态效益补偿行动。每年争取国家级、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1495万元,明确46444户林权权利人管理责任,对全县224万亩公益林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2015年以来,累计兑现补偿资金7475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7373户28705人1696.88万元。目前,国家级公益林补偿金1138.7万元已下拨至各乡镇组织资金兑现,现已兑现补偿资金1125.764万元;省级公益林补偿资金419.6万元已下拨至各乡镇财政所,正在开展补偿资金兑现工作。

三是实施生态修复行动。坚持把山川秀美的“绿被子”与百姓致富的“钱袋子”紧紧联系起来,向贫困山区生态脆弱区倾斜。2015年以来,累计投入12950万元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6.6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1.7万亩,优先3186户贫困户实施2.4万亩,发放贫困户补助资金3771万元。

程海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是永胜县的母亲湖,从2017年7月以来,永胜县推进程海补水、五退四还、产业结构调整、面山修复、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红线定桩、河长制落实、宣传发动群众保护程海、监察监测管理能力提升“九大专项行动”。通过整治,程海水质稳定保持在Ⅳ类标准,程海周边发展经济林果面积16973亩,面山修复成效明显,流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十三五”以来,累计完成程海流域内森林管护34.56万亩,人工造林19551.4亩、退耕还林20334.7亩。程海湖生态修复项目一期工程20千米海岸线完成生态修复931亩,完成投资1.17亿元。目前,程海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从“十二五”期间的39%提升至52%。

松坪乡是永胜县四个深度贫困乡之一,属典型的高寒山区贫困乡。上啦嘛村是“直过民族”傈僳族集中居住特困地区,山高坡陡,立地环境恶劣,贫困程度深。该村辖10个村民小组327户村民,总人口1075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7户883人。近年来,永胜县林草局把该村作为退耕还林项目实施重点区域,以高位推动、创新模式、立体种植、复合经营等举措,大力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2016年,在该村实施退耕还林1528.2亩,其中,覆盖该村所有建档立卡户247户实施995.3亩,户均4亩,还林树种选择花椒。现所种花椒成活率、保存率高,长势良好,建档立卡户不但获得国家政策补助149.295万元,户均6044元,并且3年后进入初果期,按正常产量产值测算,每亩产干椒210公斤计算,可实现销售收入10500元,户均可实现花椒收入4万多元,将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提供坚实保障。

易地扶贫搬迁后,还对迁出地的原居地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纳入退耕还林或陡坡地治理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复绿人工造林8043.2亩,让原住地的土地资源成为搬迁户的稳定收入来源。退耕还林还草补助资金和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已成为当地贫困户稳定脱贫的“绿色红利”。

四是实施新能源扶贫行动。为了改变山区群众传统伐木取火习俗,最大限度减少森林低价值消耗,2015年以来,争取农村能源项目资金1342.13万元,累计发放节柴灶8800台、安装太阳能热水器9605台,惠及7358户贫困户受益522.6万元。

五是实施生态移民行动。针对山高坡陡,生存环境极度恶劣的山区,永胜县林草局积极配合交通、住建等部门实施生态移民行动,减免易地扶贫搬迁、扶贫农村公路及因灾搬迁地灾安置点征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费37起3020.66万元;办理扶贫通乡油路改扩建项目使用林地审批手续6起等,助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实现山绿民富

永胜县林草局坚持把“改变山区人民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创新产业发展方式,提高产业发展成效,让山区人民实实在在享受到绿色发展成果”作为妥善处理山区林区保护和开发、生态与生存矛盾的根本性举措,使山区人民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脱贫之路。

永胜县立足山大、人多、耕地少,林地资源丰富,立体气候明显的县情、林情,确立了在全县冷凉型区域发展核桃,温凉区域发展花椒,干热型区域发展油橄榄为主,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的“三棵树”(核桃、花椒、油橄榄)战略布局,坚持把“三棵树”提质增效项目作为促进贫困山区群众增收脱贫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2015年以来,全县累计新造核桃1.88万亩、花椒2.8万亩、油橄榄0.61万亩、核桃补植补造5.4万亩,倾斜贫困户实施1.37万亩,惠及2485户贫困户受益492.24万元,户均受益1980元,“三棵树”成为山区林农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鲁地拉镇大长坪村委会小长坪村民小组的毕玉云初中毕业后回到家,他在看到大山贫困的同时,也看到了大山的希望。他认真向当地林科人员请教育苗、移栽、管理等技术,在自家地里试种示范,带头在村里种植核桃和花椒。经过10多年的发展,他家的核桃、花椒实现连片规模化种植,如今核桃有10多亩,花椒近30亩,仅花椒一项的收入就有4万多元。他家率先在村里脱贫出列,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绿色产业致富“领头雁”。他在尝到了种植经济林果的甜头后,并没有忘记乡亲,而是无偿向村民提供种植技术,低价给村民提供苗木。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目前基本没有荒山荒坡,能栽种树木的地方都已栽上了经济林果树。“林果种植业的发展,既绿了山头,又富了村民的口袋。”该村党支部书记鸭绍红说,在毕玉云的引领下,绿色产业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如今小长坪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核桃、花椒产业致富村,核桃种植户户均收入5000元,花椒种植户户均收入2万元。截至目前,大长坪村委会的花椒产业发展到2万多亩。在鲁地拉镇,像毕玉云一样的种植大户还有很多,如闷龙河村坝地箐村民杨德清家栽种花椒16亩,年收入11万余元。

林茂才会有绿水青山,林茂才能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林产品、林下药材和野生食用菌等资源。永胜县林草局还努力探索林药、林禽、林畜、林蜂等多种林下经济经营模式,加快林业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累计发展林下经济面积4.08万亩,实现产值2.75亿元。其中发展以林药、林粮、林菜、林果等为主的林下种植1.98万亩,产值6546.5万元;林下养殖规模达23.97万头(万只、万箱),产值7370.15万元;以菌类为主的林下产品采集加工4504.9吨,产值1.32亿元。

“党的政策太好了,今年我家的核桃和花椒收入4万元,加上其他收入,家里人均收入能达到1万元。”林果种植户李发田笑逐颜开地说。李发田所在的东山乡向阳村委会是一个山区傈僳族村,地处高海拔冷凉山区,全村生态环境较好,森林覆盖率高。2015年以来,向阳村的绿色生态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村新增核桃种植面积500余亩,花椒1000余亩。为助力生态产业发展,还发展了养蜂、养禽等林下种养殖业。全村林下养蜂300群,有15万元的经济收入。向阳村坚持走绿色产业扶贫的路子,村民分享着绿水青山的丰厚回馈,顺利脱贫摘帽,正朝着小康生活奋步前行。

大安乡水平村委会下黑山村的海进福,在永胜县林草局帮助下,率先在村里改变种玉米的传统生产方式,在自家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24.9亩,其中种植华山松7.2亩,花椒17.7亩,套种林下中药材云当归10亩、魔芋6亩,林下养殖马蜂100窝。2018年,他家马蜂收入8000元,魔芋收入12万元、云当归收入4万元,享受退耕还林政策补助2.241万元,1年就增收19万元,摆脱了贫困,步入小康之列。

永胜县林草局林业技术推广部门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结合各项林业工程建设项,在全县不同乡镇不同区域,建立核桃种植试验示范点12个,花椒种植试验示范点10个,以基地为依托,广泛开展了良种选育、土肥水管理、嫁接、整形修剪、防寒防冻、品种改良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试验示范,探索适宜不同区域的综合管理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产业提质增效。2015年以来,永胜县林草局累计培训林农381场23933人,并实施提质增效项目12.54万亩,其中倾斜贫困户实施4.5万亩,惠及4377户贫困户受益538.37万元。

针对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弱的实际,还重点培育核桃、花椒、油橄榄、食用菌等林产业龙头企业,构建“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基地”发展体系,筑牢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2015年以来,累计培育林业龙头企业35家(国家级1家、省级3家、市级15家、县级16家),培育林农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0个。2017年以来,通过小额贷款贴息项目及林业龙头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辐射带动884户建档立卡户增收451.36万元。

丽江中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食用菌和特色蔬菜基地建设及相关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在永胜县永北镇工业园区建成了一座可年产8000吨的加工厂和300亩“百菌园”菌种繁育基地,带动县内农户种植人工食用菌5000余亩。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公司依托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勇担社会扶贫责任,在助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中主动作为,创新模式真帮实扶,以特色产业发展引领农村经济,在野生食用菌收购加工、人工菌的合作种植及深加工、金融扶贫、定向培训和招用卡户就近参与劳务用工等方面全方位带动扶贫,采取“订单帮扶(托管代种、投资合作)+农业保险”“扶贫车间+就业带贫”等多种带贫新模式实现精准扶贫,累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553户,户均增收5000元—10000元,打造了扶贫新亮点并发挥了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过去,由于生活贫困,山区的女孩纷纷到山外找婆家,本地小伙子找不到对象成不了家,而成为“五保户”。如今,核桃、花椒等林产业的发展让群众富裕起来,不仅有山外的姑娘嫁到山区,到山区上门的小伙也多了起来。山区的妇女不再去外地打工,而是积极投身绿色产业发展,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逐渐减少。东山乡黑格都村民杨荣妹家,核桃、花椒年收入18万元,还建起了50多万元盖的小洋楼,过上了小康生活,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产业种植大户。

真情帮扶重扶志

增强动力脱真贫

永胜县林草局聚焦包村的松坪乡树底村和岩头村、挂钩的大安乡永安村3个村委会14个村民小组320户贫困户1206人脱贫任务,上下一心真情帮扶,派驻15名工作队员驻扎5个村开展驻村扶贫,挂钩干部职工定期进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

通过摸贫情、找短板、定举措,截至2020年9月,累计投入资金999万元,发展花椒、芭蕉产业1646.4亩,实施核桃、花椒产业提质增效4600亩,发放复合肥168.9吨;开展林业技术培训65场2856人次;安排公益岗位生态护林员117名;发放节柴灶678台,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97台、太阳能路灯14盏;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747.3亩;发动职工为156名中学生、294名小学生捐款助学33.24万元;在树底村建防火通道5千米等。在扶真贫的同时,以“双联系一纽带一共建双推进”“自强、诚信、感恩”活动、“六清洁”人居环境改善行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注重引导贫困群众改变思想观念,不断增强内生动力。

如今,通过5年坚持不懈地努力,永胜县林草局挂钩村芭蕉产业已全面挂果,花椒产业初见成效,贫困村人居环境、贫困户精神面貌、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挂钩的320户贫困户全部按期脱贫。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通过多年来锲而不舍展开生态脱贫攻坚战,永胜大地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金沙江畔常年绿油油的万亩经济林果带,山区比比皆是的万亩连片、千亩连片的核桃和花椒林,林间自由飞舞的鸟儿,林下是喜笑颜开辛勤劳动的林农……生态增绿,百姓增收。永胜各族群众正奋力书写山青、业兴、民富的新篇章。(记者 曾润民 记者 赵坤玉 记者 和丽勇)

责任编辑:钱霓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