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丽江频道 >> 头图 >> 正文
丽江古城:让世界文化遗产“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7日 14:39:00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

原标题:丽江古城:让世界文化遗产“活”起来

古城一景 钱磊 摄

【摘要】800年的尘埃散去,留下的是古老与现代并存的古城,诉说着千百年来的风霜洗礼。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丽江古城以纳西文化为根,持续导入新兴业态,开启智慧景区模式,于变局中开新局。

随着文化旅游部恢复跨省区团队游,丽江古城再现熙熙攘攘的人群。

傍晚时分,七一街万人空巷,这是自疫情发生以来少见的画面。和2月下旬的“空城”相比,古城的烟火气日渐浓郁。穿行大街小巷的,依然是外地人的面孔和口音。大家惊喜地发现,古城变得更智能,文化味更浓,贴心的服务总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雪山、古道、街巷,小桥、流水、人家……800年的尘埃散去,留下的是古老与现代并存的古城,诉说着千百年来的风霜洗礼。将无数人吸引至此的纳西文化,已不仅仅存在于宣科的“纳西古乐”和四方街纳西阿妈的打跳里,而是和外来文化交流碰撞、融合衍生,在古城的大街小巷璀璨绽放。

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丽江古城以纳西文化为根,持续导入新兴业态,开启智慧景区模式,于变局中开新局。

文旅业态塑“魂”

这一次来丽江,陈宇彻底玩嗨。

这个长相甜美,性格大大咧咧的成都姑娘,在沄汐剧本客栈刷任务刷到凌晨3点。

“太好玩了,很刺激!”第二天,太阳当顶,陈宇才睡眼惺忪醒来。回想起昨晚在《沄汐》里的角色场景,仍然直呼过瘾。“说实话,玩的过程中太刺激,忽略了很多关于文化的传递。但在复盘的时候,又真的很感动。各种细节的贯穿,真实故事的融入,让我对丽江古城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喜爱。”

简单洗漱之后,陈宇飞奔出门。她约了五一街汉服店的老板何初照。她要拍一套汉服写真,已经迟到了。

陈宇特别喜欢往丽江跑。她已记不清总共来过多少回。和以往每次来逛街、泡吧不同的是,这次,她一周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拍完汉服,再去手道丽江、纳西人家、恒裕公、纳西象形文字绘画馆体验,还要爬狮子山,逛木府,去樱花餐厅、邂逅丽江等网红地打卡。

《沄汐》由国内剧本杀偶像派作家TAKU为丽江古城量身定制。故事设定和人物刻画都参照了丽江古城的历史背景。玩家通过角色扮演与他人互动的同时,既可以玩转古城的精品景点,又能充分了解古城悠久的历史及纳西族文化传承。

和陈宇一样,来丽江的游客纷纷发现,古城的文化味更浓了:免费开放的23个文化院落逛上一整天也嫌时间不够;东巴纸坊、东巴绘画、东巴音乐、纳西木雕等“活态”民族文化目不暇接;文化创意体验店多了,卖鲜花饼的少了……如今,深度激活文化遗产基因的丽江古城,其吸引性、体验性、参与性更胜往昔,成为游客逐梦“诗和远方”的归宿。

自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丽江古城以古典的魅力吸引世界的目光,以“旅游经济反哺遗产保护”赢得世界的尊重。23年来,丽江古城魅力不减分,文化不褪色,走出了一条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子,傲娇地成为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摘下“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全球最具魅力旅游城市”等30多个桂冠。

然而,“商业味浓、文化味淡”的争议一直与丽江如影随形。尤其前两年,各种旅游乱象曾一度把丽江推向风口浪尖,古城饱受诟病,变局初现。

为了让世界文化遗产“活”起来,丽江对古城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弘扬进入量质提升的阶段。一方面,依托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大量恢复名人故居和历史遗迹;另一方面,依托以纳西族为主的民族文化打造一批示范窗口,再从外来先进文化当中汲取养分,丰富和提升古城文化内涵。

有了具体的思路,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实践。丽江古城先后出台很多关于保护古城的地方性法规和办法,加强了传统文化保护的顶层设计,优化业态扶持传统经营项目,全方位打造“文化游”“文化购”“文化行”,将各类文化元素植入游、购、娱、住、行等各个环节,点睛全域旅游。

比如,深度挖掘和整理诗词歌赋、东巴文化等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融入城市街区及休闲空间;鼓励支持从事东巴文化、纳西古乐、东巴陶瓷、民间手工艺、纳西传统木雕的单位和个人,在古城内从事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展示活动;逐年将公房院落用于民族文化项目的开发,实施名人故居遗迹修复、人文景观建设和民俗文化展示等项目;设立大觉宫茶马古道主题展览、方国瑜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黑龙潭建筑群书画展厅、免费图书阅览室和古城历史文化展示馆等;通过举办文博会、文创大赛、打造丽江古城IP形象等举措,创新开发一批兼具传统性、艺术性、纪念性、实用性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给古城带来新气象、注入新动能。

2018年6月,北京十月文学院全球第八个“作家居住地”在丽江古城“恒裕公”挂牌,给这栋建于1875年的老宅注入了生机,也翻开了古城多元文化共生共融内涵式发展的新篇章。

近年来,丽江古城先后打造了以方国瑜故居、王丕震纪念馆、恒裕公民居博物馆、雪山书院、纳西人家、手道丽江民间手工艺术馆、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天地院、银文化院落、十月文学院、徐霞客纪念馆、三联书店等为代表的23个文化院落和展示馆,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增强了古城文化的承载力、创造力和传播力。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古城商业和文化的业态分布,古城采取了诸多“强硬”措施:确立古城商业业态配比,酒吧、餐饮占10%,旅游商品经营、食品、工艺品占40%,民族文化产品占20%,客栈、散客接待服务及其他类占30%;对网吧、电子玩具、现代建筑材料等16类项目禁止市场准入,对酒吧、餐饮、手鼓、珠宝玉石、农贸市场、化妆品6类项目限制市场准入;逐步收回古城内政府直管的公房铺面,转而对经营文化特色产品及被授牌保护门店的直管公房承租人实行租金优惠30%。目前,共支持公房铺面28间24户,主要经营东巴纸坊、纳西木雕、东巴陶瓷、纳西特色小吃、民族服饰、东巴绘画等。

从业态清理、业态提升、业态管控进行“腾笼换鸟”,从划分功能板块和主题街区进行空间落位,丽江古城商业升级始终在路上。

“古城因商而建,因商而兴,如果没有商业的存在,古城就成了一座空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常务副局长和丽军表示,古城要有烟火气,商业化的问题要用商业的手段来解决。“我们通过不断发掘、培育和拓展新业态,让文化的浓度稀释商业的密度,努力把千篇一律的古城街道变成千姿百态的文化业态,把千店一面的销售模式变成千姿百态的购物享受。”

5月1日,《我的世界·丽江古城》游戏地图正式上线。这款依据丽江古城原生比例,将古城空间、建筑等进行高度还原的游戏地图,深受年轻人喜爱。其“游戏+旅游+文化”的全新模式,让丽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从年初内测上线至今,已有13.7万玩家下载该地图。玩家通过切身体验的方式,充分感受丽江古城的建筑、民俗文化等,还可以用像乐高一样的积木建造房屋、城堡甚至城市。

和丽军表示,文化,是丽江古城的“魂”。如果说“古城文化”是文化基因、文化血脉以及人文气息的静态历史展示,那么,“文化古城”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动态实践诠释。“文化价值与业态的关系,更是遗产保护与商业利用的关系,寻找文化价值与商业利用的平衡点,才是解决古城问题的关键。”

越来越多的文创体验在丽江古城生根开花。

晋王府,一袭汉服的陈宇秒变温婉可人的公主,执一把油纸伞,与斑驳的门廊静默相对;文化巷,披星戴月的纳西阿妈在庭院里撕制作东巴纸原料的树皮,穿着羊皮坎肩的纳西汉子拿着刻刀在皮具上雕刻花纹;一滴水玉壁、油纸伞创意街、马帮文化街、风车街成为网红文化新地标;集会展、音乐、手作、创意等于一体的红谷坡地艺术园区即将开门迎客;狮子山魔幻森林秀将古城“夜经济”提上了日程……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倒逼出丽江古城线上旅游新业态。今年以来,丽江古城开启云直播、云春游、云赏花等全新的“云旅游”商业模式,不仅较好地展示了古城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还有效丰富了线上文旅新产品的供给,让古城持续保持关注度,培育新的增长点。

多元文化业态不仅守住了古城的血脉和根基,也传承、重塑了世界文化遗产的“魂”。加上多年来铁腕治乱,口碑得以修复。新妆蝶变之后的丽江古城,游客投诉率下降,满意率上升,荣膺2019年大国之旅“最受欢迎景区”。

智慧科技绘“形”

丽江古城除了颜值高,更有软实力。

固然声名远播,但古城不止于卖风景,在拼“智慧”的进程中也一路高歌,走在前列。

2017年,以“一部手机游云南”为平台的智慧旅游在丽江试水。该平台以“游客体验自由自在,政府服务无处不在”为宗旨,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整治欺客宰客、强迫消费、恶性竞争等乱象,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智能化服务。

3年多来,丽江古城按照“一网络、一中心、N应用”的新路径,构建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旅游、智慧创新四大体系,从数字体验、数字应用、数字文化、数字管理、数字经济五个方面发力,着重解决管理和服务的痛点、难点,智慧景区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古城道路狭窄,日接待游客承载量约25万人,在旅游高峰期,游客数量往往会远超限定,要化解此类难题,大数据就派上了用场。这时候,古城里的450个高清视频监控可实时监控人流,13块电子屏实时显示游客数量,管理人员和志愿者通过应急广播、智慧闸机等对人流进行控制和疏导,保障游客安全。

古城建筑多为木质结构,消防安全尤其重要。为此,古城管理部门整合“人防”“技防”手段,对消防栓水压、电线温度、漏电、消防力量配备等实时监测调度,给每家商铺都安装了烟感报警器,警报可通过手机APP发送给店主和社区消防安全员。通过对141个保护院落的信息采集,实现建筑物三维、二维信息集成,还可以实时对瓦屋面、墙体等进行监测预警,为遗产保护、监测和维修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鳞次栉比的酒吧是古城的一道风景线,但噪音扰民问题一度困扰着管理部门。去年起,一套套声音监测仪安装在古城每家酒吧的门口,如果音量超标,手机APP会自动提示经营方进行调整。

随着数字应用技术的日趋成熟,丽江古城的智慧服务体系越来越健全。把零售经营户聚合在一个平台,动态掌握商家的实时交易信息,对商品物价进行分析研判,为游客提供聚合支付服务;对洲芳、北门里、大研花巷三个停车场进行智慧改造,对接一部手机游云南、微信公众号,实现车位预约、导航、无感支付;完成室外500个AP点位的安装和软硬件调试,实现古城wifi全覆盖;127家餐饮户完成“透明厨房”视频改造,消费者通过扫描餐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查看食材的全部生产信息;围绕住宿预订、入住、离店等环节,着力打造酒店智能化体系,探索建设了48家刷脸入住客栈;在一些智慧商店,游客可通过人脸识别进店,自主选择商品,自动结算,刷脸支付;基于一部手机游云南APP,自动对景点进行语音讲解,完成2个VR情景体验,使游客能够更彻底地感受丽江古城之美。

丽江古城还与联想集团、中国移动合作开展5G项目试点,5G智慧商店、5G无人扫路车、5G无人巡逻车得到创新应用。建立5G无人机智慧机库,实现无人机自动驾驶、巡航、返航等功能,为古城安全防控、消防巡检、景区测绘、全局指挥调度提供有力支撑。

从“智慧景区”到“数字小镇”,数字技术为丽江古城描神绘“形”,使之将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实现古城保护管理和景区服务的新突破。一系列深度游览体验项目的落地,不仅为游客带来独具特色的文化主题、旅行故事和沉浸式体验,也让古城的“人间烟火味”变得“潮味”十足。这些智能化、数字化的新变局,让古城的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我们纵然不能重现历史,但会努力以各种沉浸体验、科技手段,让文化深度演绎,让非遗活化传承。”和丽军说。

“绘”形之后的丽江古城,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着眼于游客吃、住、游、购,给游客和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服务。

哪怕你是初到丽江,到哪玩,怎么玩,如何买到心仪的旅游产品,扫一扫“一部手机游云南”二维码,景区名片、语音导览、AI识物、线上投诉、信用评价、无条件退款等信息一览无遗。

进得城来,还能发现不少新鲜事:电子屏实时显示景区内游客数量,哪条街上人流量大了,哪个出口拥堵了,一目了然。就连上个厕所也很“智慧”:挥一挥手开门,入内,透明玻璃瞬间屏蔽了里外的视线,你完全不必担心自己会走光。

如果你到丽江古城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咨询,穿着传统纳西服装的智能机器人“小丽”和“小江”将为你提供引导服务。她们显示景区地图,还可以播放歌曲,或者跳上一段优美的纳西舞蹈。

湖北游客徐修平对古城的智慧服务赞不绝口:“在手机上,我就可以查到哪个位置有厕所,绿色表示有空位。在四方街,我还看到了智能急救站,可以免费领取药品、租轮椅,这些服务真的很贴心。”

据统计,2019年至今年5月底,丽江古城综合指挥管理平台共受理6115起问题反映、咨询、投诉和求助等事项。其中,投诉13起,同比下降35%,投诉处置办结率100%,游客满意率达100%;通过高清视频监控及智慧安防视频智能分析应用,为游客寻人、案件取证24起,消费者利用智慧支付平台完成交易11.25万笔。

刷脸入住酒店,刷脸支付商店,还有能对高原反应者作出预警的智慧厕所……丽江古城处处闪烁出智慧的色彩。

“丽江萌蛙”也顽皮登场。2019年6月,基于“数字古城+文创”的思路,古城IP形象“丽江萌蛙”问世。这只可爱的小蛙,其创意源自纳西族的图腾。手机APP上,古城首席旅游体验馆“丽江萌蛙”跳舞、讲解、搞怪,带领游客领略丽江的人文风情和自然之美。

丽江古城的“黑科技”给游客带来了与众不同的体验。学做纳西族传统家常菜、学写东巴字、参与纳西族传统服饰换装体验……古城历史文化展示馆、徐霞客纪念馆等,采用地面互动、体感互动、雾幕投影、360全息投影、背投全息互动等现代科技手段,集中展示丽江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带给游客全新的“丽江式”体验。

传统与现代、古老与科技并存的丽江古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直播达人、网络大V、文人骚客纷至沓来。在古城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可以看见拿着手机做直播的网红。古城里有免费wifi,且建有5G基站,他们根本不担心会突然断网。

每年往返丽江十余次,温州人缪立伟索性开了家“邂逅丽江人文别院”,成了一名新古城人。夫妇俩每天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做直播,“看丽江”“聊丽江”介绍旅行攻略,圈粉300多万。疫情期间,丽江游客稀少,但“邂逅丽江人文别院”照样客满,慕名而来的粉丝络绎不绝。

“旅游个性化、定制化趋势已十分明显,网络直播是客栈与游客沟通的重要方式。”缪立伟目前担任当地新媒体协会会长,带动57家客栈加入直播行列。“丽江古城虽然有800岁,但她开放、包容、创新,越来越有文化范儿。这样活力四射又实力爆棚的地方,未来前景广阔。”

监管机制传“神”

“独一无二”“不可复制”“不可再现”。之所以被称为“世界遗产”,在于这些珍宝在科研或文化价值上的独特性质,它是自然界进化选择、人类社会长期积淀的产物,反映着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

丽江古城正是如此。

作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丽江在人们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每年,超过千万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涌入”丽江,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拉动十分明显。2019年,丽江全年接待游客5402.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78.3亿元,突破千亿大关。

然而,旅游乱象曾一度把丽江推到风口浪尖。2017年2月,原国家旅游局对丽江古城景区做出严重警告,主要问题包括,游客投诉率长期居高不下,游客人身财产安全事件频发,屡屡造成社会严重不良影响等,要求丽江限期6个月整改。

同年4月,云南出台旅游整治“22条”,从严根治市场顽疾。面对痛点,丽江市委、市政府公开承诺“保证丽江旅游市场两年内完成凤凰涅槃、化蛹成蝶”。于是,一手抓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一手抓内涵式转型升级,丽江走在了提质增效的路上。

为了保障整治力度,丽江建立了“1+5+N+1”为核心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即旅游市场监管综合调度指挥中心+旅游警察、工商旅游执法支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联合巡逻队、司法调解中心+N个涉旅部门+执法履职监督的监管模式。在投诉处理方面,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实现了“一键投诉、及时响应、联动处置、实时反馈”。2019年以来,共接到投诉和咨询3211件,投诉平均办结时长为3小时,24小时办结率100%。

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遗产保护,提升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12个系统,对古城景区内投诉、应急事件立刻分配处理,对景区智慧化建设成果进行集中展示。

行业自律也在行动。每个月,古城都要对旅行社和导游进行打分,设“红黑榜”,自曝家丑。如果低于60分,管理部门就要约谈,屡次不及格,就要重点监管。

在丽江古城,游客无须再为购买商品提心吊胆,因为当地已建立“30天无理由退货”机制。退货流程十分简单:游客可以“绕”开商家,直接投诉到古城退货监理中心。监理中心在核实相关信息并确定商品没有人为损坏后,先行垫付退款,过后再找商家返还该笔款项。此举,有效杜绝了“强迫消费”的问题,营造了守法经营、规范经营、诚信经营的良好氛围。

此外,古城还专门设立了司法调解室和旅游巡回法庭。古城旅游巡回法庭在“专”字上做文章、在“精”字上下功夫、在“快”字上求实效,及时、公正、高效地审理好涉旅游纠纷案件,有效维护旅游者及旅游从业者的合法权益。成立至今,一共受理了740多个案件。

丽江古城里的“老彭司法调解室”成了游客的暖心驿站。老彭全名彭仁杰,是全国模范调解员。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老彭调解室共接受法律咨询289人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93起,调处市长热线64件,省委书记热线1件。

“涉旅纠纷能否及时调处,关系到丽江古城的旅游形象。我们要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离去。”老彭说。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让丽江旅游按下“暂停键”。一季度游客量和旅游总收入同比下降80%。这一切,考量着丽江应对突发危机的管理水平和应变能力。

1月25日,丽江古城有史以来第一次“封城”。当天,古城成立暂停接待游客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下设门禁工作组、劝返排查组、市场秩序组、综合协调组、舆情监测组、商户动员组、后勤保障组、应急战备组、工作巡察组9个工作组,坚持24小时值班制,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宣传、体温测量、游客劝返解释、投诉咨询受理处置、人员排查、物资调配、后勤保障、信息报送等工作,切实扛起疫情防控的应尽之责。

2月20日,丽江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双清零”。古城重新开门迎客;3月12日,携程发布“国内景区复兴指数”和“开放景区人气排行榜”,丽江古城上榜“人气最高”十大景区前三;五一假期,4天共接待游客242154人;进入6月,增长态势继续保持;7月15日,文旅部恢复跨省团队游,蛰伏太久、又对丽江心心念念的人们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7月20日20:41,四方街的电子屏显示,古城实时游客数24414人。15分钟后,跳至29372人。

回望历史,20世纪90年代的一场地震,丽江古城在灾难中重获新生,走向世界的舞台;2017年,古城被“严重警告”,丽江以壮士断腕、正风肃纪的决心,直面游客所需所盼、所忧所虑,用实际行动换来好口碑;一直以来,“商业同质化严重”等质疑不绝于耳,丽江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模式,引入新业态,推广智慧旅游,古城的文化之魂得以重塑;疫情防控期间,丽江坚决执行国有景区门票降价50%政策,让利于游客,同时着力发展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文化研学等新产品新业态,推动旅游产业从“门票经济”“观光经济”向文旅融合、体验互动转变……近年来,丽江危中寻机,果断改革,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驶向新蓝海。

“不和人家比先进,而是比特色、比文化、比魅力”。23年来,丽江古城的保护管理者深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认真履行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做出的郑重承诺,在不断创新保护理念、转变管理方式、促进合理利用、实现科学发展上下功夫,努力保护古城、建设古城、发展古城、繁荣古城,构建了较为完备的世界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体系,探索出了一条保护与利用共赢的科学发展之路。

历史的厚重与当代的开放,尽皆交融于湖光山色中。在丽江古城,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发生交流、碰撞、融合,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服务带来旅游新体验,越来越完善的监管机制护佑古城风清气正的旅游环境。

一座毓秀之城,一处梦幻之境。这座800年的古城,被重新塑魂、绘形、传神,成为一座有生命、有温度的城。(云帆)

责任编辑:范春艳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