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丽江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玉龙: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08日 15:41:10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山绿了、水清了,村庄美了、村民乐了。

  金秋的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一幅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美丽画卷铺展在玉龙雪山下。

  “贫困县如期退出实现脱贫摘帽,森林覆盖率提高了6.4个百分点。”正如丽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玉龙县委书记曹金明所说,玉龙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了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互促共进。2014年至2017年,全县累计减贫3794户14496人,贫困发生率从8.36%下降至0.62%。

  绿为底色建设生态家园

  “建新房,娶新娘,生个小孩在身旁”,这是玉龙县贫困群众的梦想。

  安居才能乐业。让贫困群众都能住上安全舒适的房子,一直是玉龙县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县委、县政府把住房保障列为首要任务,加大力度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项目等,建成了一个个环境优美的生态家园。

  宽敞明亮的房屋、独特精致的门窗、干净整洁的道路。记者在黎明乡海立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采访看到,曾经分散居住在崇山峻岭之中的傈僳族群众,已经搬入了灰墙黛瓦、错落有致的特色新居,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做梦都没有想到能够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在巨甸镇红顶集中安置点,年过80的老党员和国星指着自家的新房子激动地告诉记者,他家原来居住的地方地势陡峭、地质灾害频发,现在搬到公路边,不仅住着安全,而且看病、出行都方便了。

  玉龙县结合实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项目,通过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扶贫贷款和村民投工投劳相结合等方式,打造了独具玉龙特色、傈僳风貌的红顶安置点,共涉及69户、272人。

  记者看到,红顶安置点家家户户都住进了拥有厨房、大门、厕所、硬化院坝和围墙的新居。另外,安置点还配套建设了村民活动中心、卫生室、供水、供电、环卫、消防、太阳能路灯等配套设施。

  村民利用原来的居住地种植药材、核桃,发展林下经济,做到搬迁不离地。同时,对原来的居住地进行复垦,恢复了生态,实现了人居环境提升和生态保护双赢。

  突出特色发展生态产业

  给再多的“票子”,不如找一条发展产业的“路子”。

  地处“三江并流”老君山片区的鲁甸乡,过去是有名的“木材之乡”。近几年来,鲁甸乡通过探索发展中药材产业,实现了从“木材之乡”到“药材之乡”“药材强乡”的转身。全乡12万亩土地,一半以上种上了中药材。去年,全乡实现药材交易收入3亿元。

  大具乡通过种植被称为“植物油皇后”和“液体黄金”的油橄榄,把大具坝子这个曾经沙石裸露、寸草不生的干热河谷点缀得格外迷人,闯出了一条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产业发展双赢的新路子。

  鸣音乡洪门村委会252户1052名群众,2012年以来累计种植油橄榄5006亩。“去年实现鲜果产量10吨,今年达30吨。”村委会主任和邵勋介绍,按照目前龙头企业每公斤收购价8元计算,这些油橄榄全部进入盛果期后,将为村民带来1200多万元的收入,全村人均收入将达到1万元。

  九河乡属于典型的高寒冷凉地区,一年中大半年时间有霜冻。由于土地贫瘠,群众一直为找不到好的增收致富产业而发愁。近年来,九河乡在外务工人员纷纷返乡带动、外来企业进入推动发展生态产业,这个昔日的“穷坝子”变成了绿色“聚宝盆”。目前,全乡共有53名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另有16家外来企业在九河乡流转土地发展种植业,如今已建了5500亩绿色食品种植基地。

  玉龙县坚持在“给”字上作保障,确保扶贫资金到位;“帮”字上找出路,激活自主发展意愿;“扶”字上出对策,发挥资金最大效益。县委、县政府通过扶持发展10大生态产业,实现了产业项目和经济组织帮扶全覆盖,促进每户贫困户至少拥有1项脱贫增收致富产业,让贫困群众鼓起了“钱袋子”,过上了好日子。

  创新理念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是玉龙的底色,生态是玉龙的本色。保护好绿水青山,就保住了玉龙县的未来。

  说起以前非法狩猎、乱砍滥伐带来的破坏,黎明乡黎光村民小组村民乔成记忆犹新。他说:“过去村里吃水都困难……最近几年,油锯声变成了鸟叫声,猿猴也回来了,村里的生态越来越好。”

  黎光村这一喜人的变化,得益于村里实施“生态保护与村寨银行联动项目”。目前,全村13个村民小组367户人家,管护着11.7万亩集体林,户均318亩。

  “全村除了一个居住非常分散的村民小组的农户外,其他的都参与到了生态保护与村寨银行联动项目之中。现在已有12个村小组、271户农户参与到村寨银行当中。”黎光村党总支书记蜂金龙介绍。

  “村寨银行的宗旨是保护生态,村民哪家有需要都可以借款,无需担保,只要履行保护生态环境承诺就可以了。”老革念古上村村民小组组长冯丽光介绍,对于违背承诺乱砍滥伐的村民,不仅要扣回投入到村寨银行的资金,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罚款。

  几年下来,黎光村环境好了,全村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村民的心也拢在了一起,大家爱林、护林、管林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别一钉村民小组过去乱砍盗伐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村里的水源枯竭,村民只好到几公里外的地方引水。村里通过实施村寨银行项目以后,建立了保护山林的村规民约,村民之间相互监督。如今,村里不仅没有人进山砍树,就连枯竭的水源也重新流出了泉水。

  “山林绿了,林下产品多了,村民通过科学利用林下产品增加了收入。去年,村民们种植了7万多棵花椒,户均接近200棵。”冯丽光说,今年,他才进山12天,捡菌子就赚了4000多元。

  据介绍,玉龙县还把“村寨银行”助推脱贫攻坚和生态保护的做法,在河源、兰香等7个村委会进行推广,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记者 李秀春 和茜 康平

责任编辑:乐诚弘韵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