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 云南网 >>  丽江频道 >>  要闻 >>  正文
一心一意谋发展 凝心聚力促和谐 ​——《丽江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实施方案》点读(二)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1日 16:42:50  来源: 云南网-丽江日报
分享至:

  按照国家民委关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检查验收标准,我市将创建任务分解为25项。分别是: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宣传教育全覆盖。在全市营造“丽江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浓厚氛围。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全覆盖。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乡镇(街道)、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旅游服务窗口、进千家万户、进古城(古镇、古村落)活动。

  如期实现全面脱贫。坚持示范市创建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结合,聚集民族地区,以整县(区)、整乡(镇、街道)、整村(社区)为基本单元,加快示范市创建与脱贫攻坚步伐,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路建设2020年实现20户以上人口较少民族自然村通畅。民生水利建设少数民族聚居村农村饮水集中供水率达到85%,实施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等。

  提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少数民族集聚区为重点,优先实施民族地区整体性危房拆除重建,全市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建设点不少于10个。

  加快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实现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口全覆盖,加快民族地区县级医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等建设,实施民族医药文献整理项目。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强“一江一城两山三湖六库”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建立完善民族地区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壮大高原特色农产业,培植发展民族药材种植、研发新兴产业链。

  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按照“做优古城,做美永胜,做强华坪,做特宁蒗玉龙”的思路,加快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各县(区)每年打造2-3个少数民族特色村镇。

  提高科技进步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实施丽江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率,积极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企业,实施一批重点科技研发项目。

  培养高素质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编制实施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规划,举办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培养大批熟悉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干部。

  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重点发展农村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

  改造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逐步使中小学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校舍面积、教学仪器配备、图书馆、体育场等指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水平。办好民族中学和高中民族班。逐步在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实现未能升学高中毕业生职业技术教育全覆盖。支持云南民族中学、云师大附属中学、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等民族班招生工作。

  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支持高校定向招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培养人才。

  加强双语教育教学。全面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程度,确保45周岁以下人口能基本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在不通汉语地区小学低年级推行双语教育,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小学三年级以前基本通过汉语关。开展少数民族双语老师普通话培训等。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校园活动。引导各族师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

  加快民族文化公共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市博物馆、市文化馆、市非遗展示中心以及永胜、华坪、宁蒗三县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体育中心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开发力度。注重对民族语言的保护与传承。开发一批以民族服饰、民族歌舞、民族节庆、民族餐饮、民族工艺品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品。鼓励各族群众在生产生活和节庆活动中着少数民族服饰。

  加强民族文化“双百”工程建设。打造全省知名的民族文化精品。大力培养乡土民族文化能人和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完善各级非遗传承人的认定与管理制度。

  民族文化校园传承。在中小学广泛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和传播活动,引导高校创新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

  民族文化体育发展。鼓励文艺院团和民族民间文艺团体创作具有丽江特色的音乐、舞蹈、文学、影视作品。加快建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培训基地。积极举办全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完善民族工作服务管理体系。加强市、县(区)两级民族宗教工作部门力量,加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根据需要在街道社区设立少数民族服务窗口等。

  促进宗教和谐和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保障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合法权益。每年创建命名5个市级“和谐寺观教堂”,加强宗教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等。

  提升民族宗教事务法治化水平。依法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规范管理,依法开展宗教领域专项整治活动,完善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

  (赵坤玉 整理)

责任编辑:乐诚弘韵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