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丽江频道/ 要闻
39位傈僳族同胞过上新生活,玉龙县脱贫攻坚不丢下一户一人
2018-05-23 10:26:07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云南网讯(记者 李秀春)看到傈僳山寨的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傈僳族同胞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九河乡河源村委会小磨石河村民小组傈僳族村民鱼文亮逢人就讲:“党和政府的扶贫惠民政策就是好,没有把我们落下。”

  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老君山片区腹地的小磨石河,居住着7户、39位傈僳族同胞。由于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差,39位傈僳族同胞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是玉龙县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5月21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水泥路已经通到了各家各户的家门口,家家户户住上了新房子、修建了厕所洗澡间、接通了自来水、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看上了电视,过上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沿着新建的水泥路进入村子,记者看到村民新建的住房与远处的绿树相映生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正在用水管冲洗院坝的鱼文亮深有感触地说:“真是想不到啊!这辈子还能过上这么美好的生活。”

  小磨石河村民小组39位傈僳族同胞的脱贫攻坚,一直是各级各部门关注的重点。早在2012年,乡党委、乡政府就给每家每户送来大米等生活必需品,修建了安居房,解决了14名适龄儿童的上学问题。

  2015年以来,玉龙县结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将7户39位傈僳族同胞全部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重点帮扶。同时,对每家每户原来的安居房进行改扩建,安排专项产业扶贫资金,用于发展特色产业。

  

    “政府给我家送来3头黄牛,养了不到一年就新增了1头小牛,还种了4亩附子。”今年38岁的鱼金国说,去年,他一家人包括打工、养鸡和种附子,收入超过了2万元。

  “2016年,乡里给这7户傈僳人家每家扶持了3头黄牛。现在,有的人家黄牛已发展到5头、有的6头。”陪同采访的乡党委书记景灿春介绍,村里还组织大家按照“党组织+合作社+党员+农户+基地”的方式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逐步培育起了稳定的增收产业。\

  

    记者了解到,各家各户的黄牛,由合作社组织人员进行统一放养,让更多的人能够外出打工,实现打工养牛“两不误”。同时,还租赁了12亩土地发展种植业,让大家不仅能够在基地上务工获得劳务收入,而且还可以通过参与分红增加收入。

责任编辑: 杨倩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